利尔达(832149):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时间:2025年07月14日 20:41:15 中财网

原标题:利尔达: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目 录
一、关于经营业绩……………………………………………………第1—8页二、关于应收账款…………………………………………………第9—16页三、关于存货………………………………………………………第16—27页四、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第27—30页五、关于预付款项…………………………………………………第30—31页六、关于期间费用…………………………………………………第31—36页七、关于关联租赁…………………………………………………第36—37页八、关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第37—40页九、关于票据终止确认……………………………………………第40—43页问询函专项说明
天健函〔2025〕609号
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部:
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尔达公司或公司)转来的《关于对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问询函》(年报问询函[2025]第025号,以下简称问询函)奉悉。我们已对问询函中需要我们说明的财务事项进行了审慎核查,现汇报说明如下。

一、关于经营业绩
报告期内你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8亿元,同比减少19.28%,归母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减少1,692.44%。根据你公司对2024年三季报问询函的回复,2024年两个大客户转向原厂采购芯片,与你公司的合作规模大幅下滑。分产品类别看,IC增值分销、物联网模块及系统解决方案、技术服务及其他毛利率分别为10.71%、21.72%、50.44%。分区域看,境内营业收入17.94亿元,同比下降23.48%,毛利率13.42%;境外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101.75%,毛利率27.00%。

请你公司:
(1)结合不同类别业务的开展情况、定价政策、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水平、成本构成及归集结转方法等,说明各类别产品毛利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成本归集与分配是否准确;
(2)结合境内外业务类型、销售模式、定价政策等情况,说明境内外营业收入变动趋势不一致、且毛利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
请年审会计师就上述事项(1)(2)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并说明针对境外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和成本结转的准确性所采取的审计程序、覆盖范围及比例、核查结论,是否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问询函第1条)
(一)结合不同类别业务的开展情况、定价政策、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水平、成本构成及归集结转方法等,说明各类别产品毛利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成本归集与分配是否准确
1.不同类别业务的开展情况、定价政策、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水平、成本构成及归集结转方法
(1)IC增值分销业务
公司的IC增值分销业务涵盖了微控制器芯片、分立器件、传感器、射频芯片、模拟芯片、电源芯片等电子元器件以及部分物联网模块产品。公司基于客户需求,为各行业客户的产品开发提供芯片应用技术增值服务,具体包括:为客户提供软硬件参考设计、元器件选型评估方案;为客户提供软硬件开发指导、审核及调试支持;承接客户产品整体开发设计;协助客户完成产测方案设计、优化生产工艺以及提供软件程序烧录等一系列服务,帮助客户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开发成本。

分销业务以市场供需关系、公司库存规模并结合客户的账期、结算方式、采购数量等商务条款进行定价,价格变动受市场供需影响较大。该类产品的成本构成主要为产品采购成本,公司对该类产品的销售成本按照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并结转。

公司2024年度IC增值分销业务的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对比情况如下表:

[注1]根据力源信息的年度报告,其主营业务根据行业可分为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模组)、自研芯片、电力产品等及其他业务。根据行业性质,选择电子[注2]根据雅创电子的年度报告,根据业务类型性质,选择电子元器件分销的毛利率作为可比指标
[注3]根据润欣科技的年度报告,根据行业性质,选取IC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的毛利率作为可比指标
[注4]根据睿能科技的年度报告,根据行业性质,选取IC分销业务的毛利率作为可比指标
根据上表可知,公司IC增值分销业务的毛利率与同行业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

(2)物联网模块及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
物联网模块及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是公司重点发展并持续创新的业务,公司基于IC增值分销行业的多年积累并结合国家大力发展物联网的政策契机,不断丰富物联网模块产品及其应用领域。公司物联网模块及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可以进一步分为物联网通信模块、物联网应用模块以及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

物联网通信模块主要为NB-IoT模块、LoRa模块、WiFi模块、蓝牙模块和5G模块等产品;物联网应用模块包括智能仪表模块、电机控制模块、工业控制板等产品,主要应用于表类产品(水表、气表、热计量表等)、电机控制器产品、遥控触摸产品等。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基于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物联网模块、物联网终端产品及软件系统等一系列产品及技术服务,目前主要应用于酒店管理、教室管理、智能家居、智能电动车等领域。

针对该类业务,公司整体定价策略以市场供需关系为主导,结合公司实际的生产成本和同类竞品公司的产品定价为参考向客户进行报价。

物联网模块产品的原材料以各类电子元器件为主,经过生产加工后制成产品入库。物联网模块的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其中直接材料包括各类电子元器件,原材料成本归集时,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当月领用的材料成本。通过物料清单归集各产品生产领用的原材料成本,已完工的材料成本计入产成品成本,未完工的材料成本计入在产品;直接人工包括生产人员工资、社保、公积金、奖金、福利等薪酬费用。各月发生的直接人工在当月按各生产订单实际耗用的工时,在完工和在制产品中进行分摊;制造费用主要是与生产相关的间接人员工资、社保、公积金、奖金、福利费以及资产折旧摊销、低值易耗品、水电费等。月末将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归集汇总,按各生产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在完工和未完工产品中进行分摊。

公司2024年度物联网模块及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业务的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对比情况如下表:

[注1]根据移远通信的年度报告,其主营业务根据产品不同,分为模组+天线和其他。根据产品性质,选择模组+天线的毛利率作为可比指标
[注2]根据广和通的年度报告,其主营业务为无线通信模块产品。根据产品性质,选择无线通信模块的毛利率作为可比指标
[注3]根据有方科技的年度报告,其主营业务根据产品不同,分为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终端、无线通信解决方案、云产品和其他。根据产品性质,选择无线通信模组的毛利率作为可比指标
公司物联网模块及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毛利率略高于行业公司毛利率平均水平主要系同行业的产品主要为标准制式的蜂窝通信模块,而公司不仅有蜂窝通信模块,还有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及局域网类通信模块等其他毛利率相对较高的模块;同时,公司也会针不同客户进行标准模组外的定制化开发及应用支持,因此公司的毛利率水平略高于模块产品线单一或只有蜂窝类模块的同行业公司。

(3)技术服务及其他
公司的技术服务及其他业务主要包括一些技术支持服务、海外来料加工等业务。公司2024年度海外客户的加工业务规模提升明显,该类业务以来料加工为主,主要材料均由客户提供,公司只承担部分辅料的采购义务。该类业务的定价以市场定价为主,并结合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加工成本情况对客户进行报价。产品的成本主要为人工、折旧等加工成本及部分辅料,具体的人工费用及制造费用的归集结转与物联网模块及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一致。因该类业务的销售成本不包含主要原材料,该类业务的毛利率相对较高。

各类产品的毛利率差异主要是业务模式不同所导致,具备合理性。公司的产品成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归集与分配,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准确。

2.实施的核查程序
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核查程序:
(1)向公司相关人员了解不同类别业务的开展情况,定价政策、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水平等;
(2)了解不同类别业务同行业公司的毛利率情况,了解公司不同类别业务毛利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并分析其合理性;
(3)了解成本构成及归集结转方法,实施计价测试,复核成本结转的准确性。

经核查,我们认为:
(1)公司各类产品的毛利率差异主要是业务模式不同所导致,差异具有合理性;
(2)公司已准确披露成本构成及归集结转方法,成本归集与分配准确。

(二)结合境内外业务类型、销售模式、定价政策等情况,说明境内外营业收入变动趋势不一致、且毛利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1.境内外收入变动差异的原因
(1)境内外营业收入变动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

2024年度2023年度
179,417.39234,484.90
16,418.958,138.19
由上表可知,公司本年度境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大幅下降,境外营业收入呈现上浮趋势。公司境内外收入变动趋势不一致主要受主要大客户的销售规模变动影响,境内外主要客户的变动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

客户名称主要业务类 型2024年度2023年度变动
公司1物联网模块 及系统解决 方案2,819.46 2,819.46
STMicroelectronics技术服务及 其他1,962.15704.821,257.33
客户名称主要业务类 型2024年度2023年度变动
公司2技术服务及 其他860.73131.14729.60
公司3IC增值分销818.19 818.19
公司4IC增值分销3,522.0736,051.27-32,529.20
公司5IC增值分销194.9511,094.14-10,899.19
由上表可知,公司境内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受到公司4、公司5整体业务规模缩减的影响,公司境外营业收入上涨受到公司海外物联网模块业务以及海外客户代加工业务拓展的影响。

2.境内外毛利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1)境内外业务类型、销售模式、定价政策等情况
公司境内外业务均涉及IC增值分销业务、物联网模块及系统解决方案业务以及技术服务及其他业务。公司境内外不同业务销售具体情况如下表:单位:万元,%

境内    
营业收入营业收 入占比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收 入占比
130,330.9372.6410.628,845.8653.88
48,841.6927.2220.723,279.3719.97
244.770.1448.254,293.7126.15
179,417.39100.0013.4216,418.95100.00
公司境内外业务均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定价政策不存在差异,具体的定价政策详见本问询函问题一(一)之回复。

公司境内外物联网模块及系统解决方案的毛利率差异较大:一方面,公司物联网模块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境外市场为新拓展领域,市场竞争相对不充分,产品的毛利率整体较高;另一方面,国产半导体及物联网模组的生产制造成本与境外品牌同等性能产品相比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产品的议价能力相对较高。综上,境外产品的成本竞争优势及市场竞争不充分是公司境外物联网模块及系统解决方案的产品毛利率远高于境内的原因。

公司境内外毛利率差异显著主要系境内外业务构成差异所致。公司在境内开展的IC增值分销业务占比规模高达72.64%,毛利率相对较低,导致境内业务整体毛利率较低;公司在境外开展的物联网模块及系统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及其他占比高达46.12%,这两类业务的毛利率高于IC增值分销业务的毛利率,故拉高了境外业务整体的毛利率水平。

3.实施的核查程序
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核查程序:
(1)了解公司境内外业务类型、销售模式,获取主要境内外客户销售协议,并检查主要的协议条款,了解定价政策;
(2)获取收入明细表,了解境内外客户变动情况以及境内外收入变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
(3)向公司相关人员了解境内外毛利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并分析合理性。

经核查,我们认为:
(1)公司境内外营业收入变动趋势不一致主要系公司境内外大客户变动所致,公司本期与境内大客户的合作规模大幅下降,导致公司境内营业收入下降;境外地区,公司拓展了海外物联网模块业务以及海外客户代加工业务,提高了境外的营业收入规模;
(2)境内外业务毛利率差异较大系受境内外业务结构不同的影响,境外业务中,毛利率较高的业务占比较高,拉高了境外业务的整体毛利率水平,具有合理性。

(三)针对境外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和成本结转的准确性所采取的审计程序、覆盖范围及比例、核查结论,是否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1.我们针对境外营业收入的真实性和成本结转的准确性主要实施了以下核查程序:
(1)了解、评估并测试公司与销售收款循环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及执行有效性;
(2)获取公司与境外主要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检查合同相关条款;
(3)对境外收入、成本及毛利率变动情况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判断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变动的合理性;
(4)对境外收入实施销售测试程序,检查了与收入确认相关的支持性文件,核对发票、销售合同、报关资料、销售出库单、签收单等文件,以评价收入确认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对主要境外客户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及年度销售金额实施函证程序;(6)对主要境外客户实施访谈程序;
(7)选取样本进行截止测试,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收入确认记录,以评价境外收入是否被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
(8)评估和测试与成本确认相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9)实施计价测试,复核成本结转的准确性。

2.境外营业收入的审计覆盖范围及比例
我们以境外全部的营业收入作为基数,选择样本实施函证、访谈等程序,具体的核查比例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3.核查结论
经核查,针对公司境外收入我们已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我们认为报告期内公司境外营业收入确认真实准确,成本结转准确完整。

二、关于应收账款
报告期末你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6.28亿元,较期初减少16.85%,计提坏账准备4,370.89万元,账面价值5.84亿元。2022-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94、3.30、2.83。

请你公司:
(1)结合销售信用政策、主要客户结算周期及回款情况等说明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2)列示重要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情况,说明相关款项是否存在回款风险,及你公司对应收账款的回款风险所采取的措施;
(3)说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的确定依据及过程,并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说明计提比例设置是否合理、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请年审会计师就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并说明针对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执行的具体审计程序及获得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关注公司应收账款回款风险。(问询函第2条)
(一)结合销售信用政策、主要客户结算周期及回款情况等说明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2024年主要客户的近三年销售信用政策、结算周期及回款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2024年度 信用政策2023年度 信用政策2022年度 信用政策2024年末 应收账款 余额信用期内 应收账款 余额信用期外 应收账款 余额
货到月结 30天货到月结 30天货到月结 30天9,720.959,720.95-
货到月结 90天货到月结 90天货到月结 90天1,668.181,668.18-
票到月结 30天票到月结 30天票到月结 30天1,634.131,634.13-
票到月结 90天票到月结 60天票到月结 60天1,633.141,633.14-
货到月结 60天货到月结 60天-1,510.601,139.64370.96
货到月结 90天货到月结 90天货到月结 60天1,483.011,483.01-
货到月结 90天货到月结 90天货到月结 60天1,377.80978.17399.63
货到月结 120天货到月结 90天货到月结 90天1,278.571,278.57-
货到月结 60天货到月结 30天货到月结 30天1,113.511,113.51-
货到 40 天--1,105.90379.20726.70
2022-2024年度,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情况如下:

2024年度/2024年 末2023年度/2023年 末
195,836.33242,623.10
62,775.5475,498.45
2.833.30
公司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出现下降,该变动主要受主要客户销售规模变化的影响。2024年度,公司主要客户公司4的营业收入规模同比大幅缩减,导致公司整体的营业收入显著减少。与此同时,公司2024年期初仍有该客户规模较大的应收账款余额,这部分历史形成的应收款在计算周转率时被计入平均应收账款中。在营业收入缩小的同时,平均应收账款却因期初大额余额的存在而相对较高,两者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了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下降。

公司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率较2022年度有所下降,该变动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一方面,2023年全年营业总收入整体下滑,导致作为周转率计算基础的营业收入规模缩减;另一方面,公司2023年四季度加大销售力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6.98%,导致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规模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在全年平均销售收入下降的同时,期末应收账款却因四季度销售放量而处于高位,两者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同比下降。

针对上述事项,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取得并查阅主要客户的销售合同,检查信用政策及其报告期内的变动情况。

经核查,我们认为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滑受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及款项回收情况的影响,具有合理性。

(二)列示重要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情况,说明相关款项是否存在回款风险,及你公司对应收账款的回款风险所采取的措施
截至2025年6月23日,2024年末公司重要应收账款回款金额及比例如下:单位:万元

2024年末期后回款 (截至2025.6.23)
23,446.2222,085.17
29,343.8727,410.84
49,852.6943,892.42
2024年末,期末余额大于1,000万元、500万至1,000万元、100万至500万元的应收账款期后回款率分别为94.20%、93.41%、88.04%,应收账款回款情况良好,回款风险较低。

为积极防范坏账风险,公司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建立了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在业务开展前,公司对客户进行了相应的资信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与客户不同的信用期及信用额度。在业务开展后,各业务部门负责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积极跟踪并催收应收账款,及时反馈客户信用风险和坏账风险,应收账款回款与业务人员考评挂钩;财务部负责核算应收账款并定期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趋势,及时预警坏账风险,协助应收账款主体责任部门清收应收账款,对应收款项中具有回款风险的项目进一步分析判断,对个别客户的大额应收逾期账款进行了单项计提。通过上述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客户质量,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防范应收账款相关的风险。

综上,重要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情况良好,回款风险较低,公司制定了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防范应收账款相关的风险。

针对上述事项,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
1.访谈相关负责人,了解公司对应收账款的回款风险所采取的措施;2.获取应收账款明细表,对期后回款情况进行检查。

经核查,我们认为公司已准确披露重要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情况。

(三)说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的确定依据及过程,并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说明计提比例设置是否合理、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1.预期信用损失率确定依据
报告期内,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公司应收账款数据如下:
单位:万元

2023年末2022年末
63,140.2160,286.02
2023年末2022年末
1,527.071,547.73
68.9710.38
8.565.58
0.000.00
5.5914.34
64,750.4061,864.05
注:上述账龄已扣除单项计提和低风险组合部分,仅考虑按账龄组合计提部分
(2)各年度期后收回款项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4年收回2023 年款项2023年收回2022 年款项
62,012.5658,755.79
1,168.741,441.42
29.661.80
0.440.00
0.000.00
0.000.00
63,211.4160,199.01
(3)计算迁徙率

2024-2023年 迁徙2023-2022年 迁徙2022-2021年 迁徙
1.79%2.54%4.04%
23.47%6.87%2.98%
56.99%82.66%32.09%
94.85%100.00%0.00%
100.00%100.00%100.00%
100.00%100.00%100.00%
注:由于部分年份4-5年账龄的款项金额为0,故无法计算出迁徙率,为方便计算及谨慎性考虑,假设4-5年及以上年份的迁徙率为100%
(4)计算历史损失率

(5)前瞻性调整及确定预期信用损失
根据当前的应收款项历史损失率及实际账龄情况,公司应收款项坏账实际发生概率较低。但公司基于当前可观察以及其他前瞻性因素,出于谨慎性的考虑,将历史损失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其中账龄在1年以内的损失率由0.12%提高至5.00%,1-2年的损失率由4.13%提高至10%,2-3年的损失率设置为30%,3-5年的损失率设置为50%,五年以上的损失率设置为100.00%。

调整后企业预期信用损失率见下表:

(6)运用预期信用损失率重新计算:
单位:万元

2024年应收账 款期末余额历史损失率历史损失率确 定的损失准备
49,954.800.12%57.47
1,127.214.13%46.53
269.2237.18%100.10
39.3064.95%25.53
2024年应收账 款期末余额历史损失率历史损失率确 定的损失准备
8.12100.00%8.12
0.00100.00%0.00
51,398.65 237.75
如上表所示,公司模拟按照采用迁徙率模型计算的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远小于公司目前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公司2024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2.同行业可比公司坏账计提政策对比情况
(1)同行业可比公司坏账计提政策
在不考虑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和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中的低风险组合两类特殊计提的情况下,将公司应收账款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中的账龄组合的计提政策与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相比较,具体如下:

广和通 [注1]移 远 通 信有方 科技力源信 息 [注2]雅创 电子润欣 科技睿能 科技可比公司 平均数
1.52%2%0.97%0.16%0.51%0.01%5%2.37%
        
  1.56%     
        
  1.56%6.86%1.44%4.38%  
9.82%5%13.44%32.17%7.68%/10%13.02%
20.00%/49.03%64.09%100.00%100.00%50%63.85%
/50%70.39%84.26%100.00%100.00%100%84.11%
//93.57%94.39%100.00%100.00%100%97.59%
//100%100%100.00%100.00%100%100.00%
[注1]根据广和通年度报告,公司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包括两类: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和关联方及其他投资组合两大类,其中第一类详细披露不同账龄情况下的计提比例,此处选取第一类客户组合的数据进行对比[注2]根据力源信息年度报告,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应收款项划分为三个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三个组合分别为电子元器件分销代理客户往来组合、电力计量采集解决方案客户往来组合、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往来组合,此处选取电子元器件分销代理客户组合进行对比
据上表可知,公司1年以内坏账计提比例高于同行业水平,1-2年坏账计提比例与同行业并不存在明显差异,2年以上坏账计提的比例低于同行业公司,但由于公司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2年以上虽然计提比例低,但是应收账款余额占比极低,影响不大。因此,公司计提比例设置合理。

(2)按同行业公司平均坏账计提比例计提坏账
单位:万元

应收账款期 末余额坏账计提 比例模拟测算坏账 准备金额公司坏账准备金 额
49,954.802.37%1,182.032,497.74
1,127.2113.02%146.74112.72
269.2263.85%171.9080.77
39.3084.11%33.0619.65
8.1297.59%7.924.06
-100.00%--
51,398.65-1,541.652,714.94
综上,报告期内,公司比照同行业公司应收账款组合坏账计提比例模拟测算公司坏账的计提,测算结果显示公司实际计提的坏账金额均高于模拟测算的坏账,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针对上述事项,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
1.检查了公司的预期信用损失率确定依据及其合理性;
2.获取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并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计提政策是否谨慎,坏账计提是否充分。

经核查,我们认为公司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制定了适当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账龄组合计提坏账整体计提比例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坏账计提充分。

(四)针对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执行的具体审计程序及获得的审计证据针对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审计程序并获得相应审计证据:
1.获取并复核公司应收账款明细账,检查客户账龄的准确性;
2.对应收账款的余额和发生额进行分析,包括周转率分析、账龄分析、余额变动分析等,核实应收账款余额和发生额的合理性;
3.对应收账款发生额执行细节测试程序,检查销售对账记录、合同或订单、结算单和发票等信息,核实应收账款发生额的真实性;
4.对报告期内主要客户应收账款的发生额和余额实施函证程序,对于未回函的客户,执行替代性程序,核对客户确认记录、销售发票等支持性文件及期后收款记录;
5.获取期后网银及票据台账,对应收账款余额进行期后回款查验,核实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6.通过企查查等公开信息,了解主要客户的信用等级情况,查看是否存在客户经营状况恶化的情况;
7.了解报告期内公司坏账准备及信用减值损失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复核坏账准备与信用减值损失计算是否准确。

综上,我们已充分关注公司应收账款回款风险。

三、关于存货
报告期末你公司存货账面余额7.25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331.64万元,账面价值6.62亿元,较期初减少23.20%。本期发生存货减值损失5,065.84万元。2022-2024年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48、2.61、2.06。根据你公司《招股说明书》的披露,你公司与部分IC设计制造商之间采用价目表采购并返款的结算方式,你公司按照价目表采购产品,实现销售后,与原厂按照事先确定的成本价进行差额结算,采购价与成本价之间的差额冲减成本,抵减以后的货款。

请你公司:
(1)结合存货构成、库龄、在手订单和期后结转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说明存货周转率持续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处于合理水平,变动是否符合行业趋势;
(2)说明采用价目表采购并返款的结算方式下,期末相关存货的采购价与成本价,按照名义采购价格入账的原因及合理性,存货减值测试采用的依据及参数,采购价与成本价之间的差额是否进行减值测试,是否符合行业惯例,并结合上述情况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3)列示返款政策对应产品的主要销售合同、采购合同及执行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类别、销售及采购金额、定价原则、运费金额、售后服务责任主体、验收方式等,说明公司判断其是主要责任人或代理人的依据,相关收入确认采用总额法核算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请年审会计师就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并说明针对存货及收入确认所执行的审计程序和获取的审计证据。(问询函第3条)
(一)结合存货构成、库龄、在手订单和期后结转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等,说明存货周转率持续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处于合理水平,变动是否符合行业趋势
1.2022-2024年末,公司存货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存货账面余额占比存货账面余额占比存货账面余额
57,110.6178.7673,907.4181.8953,402.40
6,862.799.468,592.089.527,837.27
6,722.089.276,926.097.678,207.95
1,226.531.69425.410.47541.25
455.210.63358.850.40746.52
116.460.1622.270.0286.79
21.250.0316.050.0212.54
72,514.92100.0090,248.16100.0070,834.73
2.2022-2024年末,公司存货库龄明细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存货账面余额占比存货账面余额占比存货账面余额
55,021.2875.8876,560.8784.8366,709.65
14,277.2419.6912,706.7814.083,910.20
2,654.383.66832.670.92159.54
475.850.66139.020.1525.75
86.160.128.810.0129.59
72,514.92100.0090,248.16100.0070,834.73
3.2022-2024年末,公司在手订单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库存商品 期末余额在手订单 金额在手 订单 覆盖 率库存商品 期末余额在手订单 金额在手 订单 覆盖 率库存商品 期末余额在手订单 金额
48,954.7916,986.8434.7071,196.2121,070.1529.5944,794.3114,036.01
8,155.822,126.6126.072,711.20656.3124.218,608.091,732.49
57,110.6119,113.4533.4773,907.4121,726.4629.4053,402.4015,768.50
注:在手订单成本金额系根据期末在手订单数量以及当期相应存货的结存单价估算
4.主要存货期后结转情况
单位:万元,%

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12月31日    
存货余额期后结转金 额(截至 2025.5.31)期后 结转 占比存货余额期后结转金 额(截至 2025.5.31)期后 结转 占比存货余额期后结转金 额(截至 2025.5.31)
57,110.6134,543.4360.4973,907.4154,801.6674.1553,402.4040,865.69
6,862.796,021.2087.748,592.088,445.4598.297,837.277,742.24
63,973.4040,564.6363.4182,499.4963,247.1176.6661,239.6748,607.93
5.存货周转率持续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存货周转率持续下滑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1)半导体行业库存周期波动的影响
全球半导体行业自2022年下半年起进入下行周期,受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下游市场需求疲软影响,分销环节库存积压问题加剧。作为IC增值分销商,公司难以完全规避行业波动带来的冲击。具体来看,2021年电子元器件供应短缺期间,公司基于市场乐观预期及客户端需求预测向原厂下了较多订单,但从2022年下半年起,下游需求疲软,电子元器件短缺情况得到极大缓解,客户端纷纷缩减采购数量,但原厂不允许代理商取消或推迟采购订单,这些采购订单在2022年、2023年陆续实现采购,造成公司2023年存货余额有较大增长,进而致使2023年存货周转率较2022年出现明显下滑。

(2)主要客户合作关系变动导致营收规模收缩
2024年,公司两大核心客户合作关系的变动直接影响经营业绩:其一,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原第一大客户作为某国内知名汽车品牌的模块供应商,因该品牌调整采购生产模式,公司综合评估合作成本与收益后主动终止合作,致使该客户贡献的销售额同比大幅下降;其二,在消费电子领域,某重要客户因与芯片厂商达成直供协议,导致双方2024年业务合作规模显著缩减。上述核心客户销售规模缩小致使公司2024年营收规模大幅下滑,而由于期初存货基数较大,在销售去化速度放缓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剧了存货周转压力,最终导致2024年存货周转率较上期持续走低。

综上可知,半导体行业库存周期波动的影响和主要客户销售规模缩小导致营收规模收缩综合导致公司的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具有合理性。

6.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及行业趋势的匹配度

  
2024年度2023年度
4.393.34
5.614.86
8.622.41
4.023.14
2.201.99
3.612.42
2.033.22
3.64[注]3.05
2.062.61
[注]由于2024年度同行业公司有方科技由于云产品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导致存货周转率变动异常,故在计算同行业平均水平时剔除有方科技的存货周转率由上表可知,公司的存货周转率整体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IC增值分销和物联网模块及系统解决方案,其中IC增值分销业务占营收比重超过70%,而主要聚焦无线通信模组的移远通信广和通等公司,其存货以标准化模组为主,周转速度更快。公司供应商返款模式下的采购占比较大,该模式下,公司对外销售后方可向供应商申请返款,因此公司向供应商采购电子元器件入库时系根据名义采购价确认存货价值,而将名义采购价扣除供应商返款后的售后结算价确认销售成本,因此公司存货周转率相对低。而同行业可比公司中,雅创电子不存在供应商返款模式,力源信息润欣科技供应商返款模式的采购比例较低,上述原因导致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存货周转率较高。

从同行业可比公司2022年至2024年的存货周转率看,行业整体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2022年高位运行,2023年显著下滑,2024年企稳回升。而公司整体呈现持续下滑趋势,2022年同样高位运行,2023年同样显著下滑,这两年的变化趋势与行业整体变动趋势保持一致;2024年存货周转率较2023年进一步下滑,主要系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在工业控制、智能仪表、光伏新能源等行业,这些行业2024年的回暖相对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行业较为滞后,因此公司2024年的存货周转率与行业整体的趋势有一定程度的偏离。

7.实施的核查程序
我们主要实施了以下核查程序:
(1)获取并复核公司存货期末结构、库龄等明细表,了解公司存货周转率持续下滑的原因;
(2)查询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对比公司存货周转率下滑与行业趋势是否一致,分析其合理性。

经核查,我们认为存货周转率持续下滑具有合理性,与行业趋势不一致主要受到下游细分行业整体行情的变动影响。

(二)说明采用价目表采购并返款的结算方式下,期末相关存货的采购价与成本价,按照名义采购价格入账的原因及合理性,存货减值测试采用的依据及参数,采购价与成本价之间的差额是否进行减值测试,是否符合行业惯例,并结合上述情况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1.按照名义采购价格入账的原因及合理性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五条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公司按照产品的采购成本计入存货并确认应付账款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润欣科技睿能科技移远通信有方科技披露了采购入账的会计处理方式,以上同行业公司存货初始确认情况具体如下:

公司润欣科技[注1]睿能科技[注2]移远通信[注3]
根据名义采购价 确认存货价值及 应付账款采购时按照实际 采购金额确认采 购成本存货入库金额按 公司向供应商采 购的名义采购价 款进行计价公司向高通采购的芯 片验收入库时,根据 采购金额确认原材料 价格和应付账款
[注1]润欣科技返利会计处理方式摘自《润欣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注2]睿能科技返利会计处理方式摘自《睿能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
[注3]移远通信返利会计处理方式摘自《移远通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
[注4]有方科技返利会计处理方式摘自《有方科技:2021年年度报告(修订版)》《关于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函》
综上,公司与同行业公司在价目表采购并返款的结算方式下均按名义采购价格入账,公司的会计处理方式与同行业公司一致,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具备合理性。

2.存货减值测试采用的依据及参数
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相关规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其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此外,公司为确保跌价准备计提充分,基于上述原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基础上,额外考虑了低周转、长库龄产成品的跌价计提。

公司采用价目表采购并返款的结算方式的存货主要系IC增值分销业务存货,公司IC增值分销业务存货主要系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公司对不同类别存货采用不同的计提方法,具体如下:
(1)库存商品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对库存商品进行跌价测试,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其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具体执行测试时按照预计售价加预计未来销售时可获得的供应商返款减去存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如有)及估计的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等计算可变现净值,并与存货名义成本比较,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名义成本的金额为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此外,公司为确保跌价准备计提充分,基于上述原则计提存货跌价准确的基础上,额外考虑了低周转、长库龄产成品的跌价准备计提,具体为:A、低周转:结合市场需求及历史经验,公司对近1年内无销售或采购记录的低周转产品全额计提了跌价准备;B、长库龄:结合市场需求及历史经验,公司对于长库龄的库存商品,公司按照库龄法计提跌价准备,对库龄为1年以内的,不额外计提跌价准备;对库龄为1-2年的存货,按存货成本10%计提跌价准备;对库龄为2-3年的存货,按存货成本40%计提跌价准备;对库龄为3-4年的存货,按存货成本70%计提跌价准备;对库龄为4年以上存货,按存货成本100%计提跌价准备。

(2)发出商品
发出商品均有对应订单,按照销售订单价格低于发出商品剔除返款(如有)后的实际成本的差额计提发出商品的跌价准备。

3.采购价与成本价之间的差额是否进行减值测试
公司将存货视为整体考量,在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及成本环节已充分考虑返款因素,未对该差额进行单独测试。公司在执行采用价目表采购并返款的结算方式的存货跌价准备测试时,对于滞销的存货按照名义采购价全额计提跌价,对于非滞销存货,按照名义采购价扣除返款的成本金额去计算存货跌价准备,该部分存货在实现产品销售后,公司向原厂提交销售报告,原厂按照其与公司事先协商确定的成本价进行差额结算,返款可用于抵减公司后续的采购货款。公司自经营以来未发生过原厂返款未按约定兑现的情形。

4.同行业可比公司跌价准备的计提政策和计提比例等情况
公司IC增值分销业务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存货计提政策、计提比例情况如下:(1)公司IC增值分销业务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存货计提政策如下表:

如上表所示,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上不存在重大差异。且公司对低周转、长库龄存货采用与睿能科技类似的更为谨慎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

(2)同行业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对比分析

如上表所示,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未见重大差异。

综上,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上不存在重大差异,计提比例合理。

(三)列示返款政策对应产品的主要销售合同、采购合同及执行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类别、销售及采购金额、定价原则、运费金额、售后服务责任主体、验收方式等,说明公司判断其是主要责任人或代理人的依据,相关收入确认采用总额法核算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1.返款政策对应产品主要为向ST采购的电子元器件等,其采购合同主要条款如下所示: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