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时电子(605218):伟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原标题:伟时电子:关于伟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代码:605218 证券简称:伟时电子 伟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Ways Electron Co.,Ltd. (江苏省昆山开发区精密机械产业园云雀路 299号) 关于伟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保荐人(主承销商)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心三路8号卓越时代广场(二期)北座 二〇二五年七月 上海证券交易所: 贵所于 2025年 5月 13日出具的《关于伟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伟时》(上证上审(再融资)〔2025〕144号)(以下简称“《审核问询函》”)已收悉,伟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时电子”、“发行人”或“公司”)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保荐机构”或“保荐人”)、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发行人律师”)、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申报会计师”)对反馈意见所提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与核查,就需要发行人及各相关中介机构做出书面说明和核查的有关问题逐项落实,本着勤勉尽责、诚实守信的原则就《审核问询函》所提问题进行了逐项回复,请予审核。 说明: 一、如无特别说明,本回复报告中使用的简称或专有名词与《伟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中的释义相同。在本回复报告中,合计数与各分项数值相加之和在尾数上存在差异,均为四舍五入所致。 二、本回复报告中的字体代表以下含义:
目 录.............................................................................................................................. 2 1、关于募投项目 ......................................................................................................... 3 2、关于融资规模与效益测算 ................................................................................... 23 3、关于经营情况 ....................................................................................................... 44 4、关于应收账款及存货等 ....................................................................................... 76 5、其他........................................................................................................................ 91 1、关于募投项目 根据申报材料,1)发行人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8,000.00万元(含本数),将用于“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将新增 433万件轻量化结构件和 185万件新型车载背光显示模组的生产能力。2)公司前次募投项目包括“背光显示模组扩建及智能显示组件新建项目”,用于背光显示模组及智能显示组件的扩产,预计完工时间经过多次延期,从 2022年 9月延期至 2025年 10月。 请发行人说明:(1)本次募投项目产品轻量化结构件和新型车载背光显示模组是否已量产,结合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与公司现有产品的联系与区别,说明本次募投项目是否涉及新产品、新技术,募集资金是否投向主业;(2)前次募投项目多次延期的原因,相关因素是否影响本次募投项目实施,目前前募的建设进展及如期完工的可能性;结合募投项目产品市场需求情况、前募延期的原因、相关产品毛利率变动趋势、本次募投项目与前次募投项目的差异,说明本次募投项目建设是否具有必要性,是否存在投向前募的情况;(3)结合公司现有产能及新增产能情况、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市场竞争格局、同行业公司产能及扩产情况、公司在手订单情况等,说明本次募投项目新增产能的合理性,产能消化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请保荐机构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本次募投项目产品轻量化结构件和新型车载背光显示模组是否已量产,结合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与公司现有产品的联系与区别,说明本次募投项目是否涉及新产品、新技术,募集资金是否投向主业 (一)本次募投项目产品轻量化结构件及新型车载背光显示模组均已量产 1、轻量化结构件产品 结构件系公司主营业务产品背光显示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显示模组起支撑、固定、散热作用,并进一步影响显示模组的重量、应力强度、自身结构及与外部连接的稳定性。轻量化结构件则系以镁合金为主要材质的结构件产品,在优化结构件功能表现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结构件乃至整体模组的减重。
因此,项目规划的轻量化结构件产品将主要用于公司自身显示模组产品的生产。 截至本回复报告出具日,公司合计已有 4款搭载自产轻量化结构件的显示模组产品实现量产、对应 5款轻量化结构件。相关情况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不同款式的轻量化结构件产品,在材料、生产工艺上并无差异,均采用镁合金材料、基于半固态射出成型工艺进行制造,差别仅在于使用了不同的模具、以适配客户对于具体形状/尺寸的定制化要求。 2024年及 2025年 1-3月,上述量产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及其中轻量化结构件的收入贡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同期,上述量产轻量化结构件的产量及最终随显示模组产品实现销售的数量如下: 单位:万件
背光显示模组本身即是公司现有核心主营业务产品,不过,公司现有产品仍主要聚焦于传统技术及中型尺寸,而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背光显示模组产品,则为 Mini-LED及超大屏技术相关产品、与现有主流产品存在技术代际上的更新,以顺应当前显示模组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 Mini-LED及超大屏背光显示模组均为报告期内已量产产品,报告期各期,Mini-LED及超大屏背光显示模组产品销售金额及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合计金额已扣除Mini-LED产品与超大屏产品的重叠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募投项目所规划的 Mini-LED及超大屏背光显示模组与上述报告期已量产的同类产品在核心技术及生产工艺上并不存在差异,项目的实施主要系为了实现上述产品的产能及技术开发的聚焦、提供更为充分的场地及空间配置。 (二)本次募投项目所规划产品均为公司现有产品或其重要零组件,募集资金符合投向主业的要求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建成并完全达产后,规划实现年产 433万件轻量化结构件、185万件新型车载背光显示模组的生产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即主营背光显示模组业务,并长期以车载领域为主要聚焦。 报告期各期,公司车载背光显示模组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 91,799.54万元、94,601.92万元及 139,202.24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 68.28%、60.91%及 69.19%。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背光显示模组产品均为公司报告期已量产产品。 轻量化结构件则指代以镁合金等轻量化金属为材质的结构件产品。如前所述,结构件系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品的重要零组件,对显示模组起到支撑、固定、散热作用,并进一步影响显示模组的重量、应力强度、自身结构及与外部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本次项目所生产的轻量化结构件亦均将用于公司自身显示模组产品的生产或与显示模组产品搭配销售:截至本回复报告出具日,公司合计已有 4款搭载上述自产轻量化结构件的显示模组产品实现量产、对应 5款轻量化结构件,2024年及 2025年 1-3月所述量产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为8,059.23万元、2,842.30万元,其中,轻量化结构件产品收入贡献分别为 980.28万元、431.14万元。因此,本次募投项目规划轻量化结构件的生产,属于向现有主营业务上游的拓展、与现有主营业务紧密相关并具有高度协同性。 综上,本次募投项目规划产品均为公司已量产产品。其中,新型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品属于公司所从事的背光显示模组主营业务范畴,且本次募投项目所规划的新型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与报告期已量产的同类产品在核心技术及生产工艺上并不存在差异,而轻量化结构件则系背光显示模组的重要零组件,属于向现有主营业务上游的拓展、与现有主营业务紧密相关并具有高度协同性,且已实现量产销售。本次募投项目规划产品均符合募集资金投向主业的要求。 二、前次募投项目多次延期的原因,相关因素是否影响本次募投项目实施,目前前募的建设进展及如期完工的可能性;结合募投项目产品市场需求情况、前募延期的原因、相关产品毛利率变动趋势、本次募投项目与前次募投项目的差异,说明本次募投项目建设是否具有必要性,是否存在投向前募的情况 (一)前次募投项目多次延期具有合理性,相关因素不会影响本次募投项目实施,目前前募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可如期完工 1、前次募投项目多次延期具有合理性,相关因素不会影响本次募投项目实施 (1)2022年 8月第一次延期 1)背光显示模组扩建及智能显示组件新建项目 公司于2022年8月将“背光显示模组扩建及智能显示组件新建项目”预定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由“2022年 9月”调整至“2024年 9月”,主要原因系: 本项目规划进度系 2018年编制项目可研报告时制定,当时下游市场需求以中小尺寸产品为主,且仅计划使用公司当时已有厂区的空余空间实施。随着车载显示行业大屏化的普及,公司产品尺寸逐渐向以中大尺寸为主演变,产品的大型化趋势导致生产线场地、仓储和周转所需空间显著增加,至公司 2020年完成上市时,已有厂区的剩余空间已不足以完成项目建设。同时,为主动融入车载背光显示行业大屏化发展的趋势,公司拟在项目中增加大尺寸背光显示模组产品的产能,相应需配置更大规格的机器设备,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本项目实施空间的不足。因此,公司需要额外购置新土地新建厂房、仓库以拓展生产空间、实施本项目。 因此,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落实新地块所需时间、项目合理建设周期,经审慎研究,将本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延期至“2024年9月”。 2)生产线自动化技改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公司于2022年8月将“生产线自动化技改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预定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由“2022年 9月”分别调整至“2023年 12月”及“2023年6月”,主要原因系: 受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项目初始实施阶段人员出行及物流运输均受到限制,上述项目的设备选型、购置和安装较原计划有所延迟。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周期,经审慎研究,将“生产线自动化技改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预定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延期。 截至本回复出具日,“生产线自动化技改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均已在公司规划时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2023年 2月第二次延期 经与相关政府部门持续沟通,公司最终于 2023年 1月方通过竞拍方式取得了用于“背光显示模组扩建及智能显示组件新建项目”的新增生产用地,并于2023年 2月登记取得该地块的《不动产权证书》(苏(2023)昆山市不动产权第 3009829号)、解决项目实施空间不足的问题。 基于取得新地块的时间节点,结合合理的建设周期预估,公司相应将本项目预定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由“2024年 9月”调整至“2025年 10月”。 (3)上述因素不会影响本次募投项目实施 “背光显示模组扩建及智能显示组件新建项目”的延期原因不会影响本次募投项目“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实施,具体如下: 1)本次募投项目由公司全资子公司淮安伟时科技有限公司实施,选址位于江苏省淮安经济开发区,并非公司原有的厂区,不存在实施空间受限的情形。 2)虽然本次募投项目的厂房仍处于建设过程中,但为了应对下游客户对于轻量化结构件的紧迫需求,公司已租赁厂房、提前购置关键工艺设备,实现了轻量化结构件的量产;同时,本次募投项目推进顺利,厂房建设、设备采购、人员配置等均按计划进行,前次募投项目延期因素不会影响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 2、目前前募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可如期完工 截至 2025年 4月末,“背光显示模组扩建及智能显示组件新建项目”已签署采购合同金额累计达到 34,171.58万元,占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的 94.79%,其中已实际支付 28,066.26万元,募集资金使用进度达到 77.85%。该项目已完成厂房主体工程建设及装修工作,目前正处于设备购置阶段,预计可按照规划于 2025年 10月前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二)前次募投项目延期主要系实施空间不足所致,并非产品需求因素的影响;同时,本次募投项目的相关产品系针对于 Mini-LED及超大屏技术、相较于前次募投项目产品存在技术升级,符合当前市场需求并具备更佳的毛利率指标及变化趋势,本次募投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不存在投向前募的情况 1、前募延期主要系由于实施空间不足、需新增实施地点,并非产品需求下滑所致 如前所述,前次募投项目因初始规划时间较早,导致公司 2020年完成上市时,已有厂区的剩余空间已不足以完成项目建设。此外,受行业大屏化趋势推动,公司拟在项目实施中增加大尺寸背光显示模组产品的产能规划,相应需配置更大规格的机器设备,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本项目实施空间的不足。 经与相关政府部门持续沟通,公司最终于 2023年 1月通过竞拍方式取得了用于“背光显示模组扩建及智能显示组件新建项目”的新增生产用地,并于2023年 2月登记取得该地块的《不动产权证书》(苏(2023)昆山市不动产权第 3009829号)、解决项目实施空间不足的问题,并于其后正式启动项目建设。 截至 2025年 4月末,“背光显示模组扩建及智能显示组件新建项目”项目建设按计划正常推进,已完成厂房主体工程建设及装修工作、并正进行相关设备的购置,募集资金累计使用进度已达到 77.85%,预计可于 2025年 10月前如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综上,前募延期主要系由于实施空间不足、需新增实施地点,并非产品需求下滑所致。 2、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显示模组产品系针对于 Mini-LED及超大屏技术,相较于前次募投项目产品存在技术升级,并非简单重复建设 本次募投项目规划产品包括轻量化结构件及新型车载背光显示模组,其中,背光显示模组同样为前次募投项目规划产品类别。 不过,公司前次募投项目规划的显示模组,均仍以当前主流技术路线为主、与现有产品相同,即采用常规型号 LED灯珠、并采取“侧发光式”发光方法,项目的实施相应系针对现有主流产品的产能拓展。而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显示用微型 LED灯珠、并实现了“直下式”的发光结构,与传统产品属于不同的技术代际。 同时,本次募投项目亦包括超大尺寸显示模组产品。此类产品以超大屏技术为基础,在高辉度、均一性光亮保持方面以及配合异形曲面加工方面有着更高的技术复杂度及工艺要求,对应公司核心技术中的“大型背光开发”、“异形曲面背光源”,所应用的核心技术亦明显区别于其他尺寸产品。前次募投项目中,虽同样存在超大尺寸产品,但其产能占比极小、非项目规划重点。 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与前次募投项目产品的具体比较如下:
3、Mini-LED及超大尺寸产品符合市场需求趋势 Mini-LED背光技术在不改变传统 LCD的“后端背光显示模组(提供光源)+前端液晶显示(显示画面)”的显示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减小 LED尺寸与缩短LED间距、采用“直下式”发光方式等,达致“薄膜化、微小化、分区化”优势,并实现对比度、亮度、色彩还原效果的提升,能够满足目前市场高端显示方案所需的显示效果。Mini-LED终端应用场景丰富,在车载显示、电视、笔记本电脑、VR等领域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凭借亮度高、对比度强、功耗低、可曲面显示及易大型化等显著优势,并规避了 OLED长期存在的烧屏、亮度不足、成本高等痛点,Mini-LED正逐步赢得下游车企青睐、成为车厂高端显示的首选方案。根据 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2028年 Mini-LED背光显示模组在车用领域的渗透率将达到 6%,相比 2024年 0.5%的渗透率增长约 10倍。 超大屏技术则在传统背光显示技术基础上,对背光显示的高辉度、均一性光亮保持以及配合异形曲面的加工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相应形成了技术门槛。市场应用及前景方面,在特斯拉、比亚迪、理想等新能源车企开始采用 15-17英寸的大屏后,车载显示屏大尺寸配置逐渐成为车企潮流。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统计,2024年 1-8月,中控屏尺寸占比方面,15英寸及以上的大屏幕占比为 17%;10至 15英寸的屏幕占比为 68%;而 7至 10英寸的屏幕占比为 15%。 大屏化已成为车载显示屏主流趋势。
4、Mini-LED及超大尺寸产品具有更佳的毛利率表现及变化趋势 报告期各期,公司 Mini-LED及超大尺寸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品毛利率具体情况如下:
如上表所示,公司超大尺寸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品毛利率均优于背光显示模组整体毛利率,其中,35英寸以上产品具有更为优异的毛利率表现。 而受限于的量产规模化,Mini-LED产品毛利率指标相对较低,但随着产量的提升,报告期内呈现出持续的优化态势,2024年,Mini-LED产品毛利率为11.49%、高于车载背光显示模组整体毛利率水平。 综上,本次募投项目拟规划的 Mini-LED及超大尺寸产品在报告期内具有更佳的毛利率表现及变化趋势,募投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优化产品结构及整体毛利率表现、具有其必要性。 5、总结 综上所述,前次募投项目延期主要系实施空间不足、需新增实施地点所致,并非产品需求因素的影响。同时,针对于两次募投项目均规划的显示模组产品,本次募投项目的相关产品系针对于 Mini-LED及超大屏技术、相较于前次募投项目产品存在技术升级,并非简单重复建设。此外,Mini-LED及超大尺寸产品符合当前车载显示市场主流需求趋势,且在报告期内已展现出相较其他产品更佳的毛利率指标及变化趋势,本次募投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不存在投向前募的情况。 三、结合公司现有产能及新增产能情况、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市场竞争格局、同行业公司产能及扩产情况、公司在手订单情况等,说明本次募投项目新增产能的合理性,产能消化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本次募投项目“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年产433万件轻量化结构件、185万件新型车载背光显示模组的生产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一)项目规划的轻量化结构件新增产能具有合理性、产能消化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轻量化结构件不涉及现有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情况 在本次募投项目启动实施并达致当前量产状态之前,公司未配置轻量化结构件产能,故不涉及现有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指标情况。 2、汽车轻量化趋势推动轻量化结构件需求显著增长,在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并量产前,公司主要通过外购方式应对上述需求 伴随汽车轻量化趋势的演进及发展,车载显示屏轻量化诉求随之增加,相应地,客户订单中要求显示模组产品搭载轻量化结构件的需求及比例亦显著提升。报告期各期,公司搭载有轻量化结构件的显示模组产品销售金额、销售数量均实现了显著的增长,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万件
单位:万元、万件
正是洞悉行业轻量化趋势的显著变化以及轻量化结构件渗透率增长的明确趋势,并基于保障结构件供应稳定性、及时性的考虑,公司决议投资本次募投项目、实现轻量化结构件的自产。 截至目前,虽然本次募投项目的厂房仍处于建设过程中,但为了应对下游客户对于轻量化结构件的紧迫需求,公司已首先通过租赁淮安市淮安区经济开发区昆淮智创园内的厂房、购置部分半固态注射成型机及后续配套的整形、CNC、精修和钝化等工艺设备,提前形成了小规模的生产能力。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已有 4款搭载自产轻量化结构件的显示模组产品实现量产、对应 5款轻量化结构件,显示出下游需求兑现节奏较快。 2024年及 2025年 1-3月,上述量产产品分别实现销售收入 8,059.23万元及2,842.30万元,其中轻量化结构件的收入贡献分别为 980.28万元及 431.14万元。 随着后续轻量化结构件使用比例的进一步提升、项目量产能力的逐渐形成及释放,公司也将逐步实现轻量化结构件“自产”对“外购”的替代。在此基础上,公司也将完整实现冲压工艺、注塑成型工艺、半固态成型工艺等结构件制造工艺的全面掌握,进而具备自产全部类型显示模组结构件的能力。 4、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轻量化结构件将以自用为主、可应用于公司所有规格型号的车载显示模组产品,公司在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领域的市场地位、现有的销售体量将为轻量化结构件的产能消化提供必要保障 作为背光显示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轻量化结构件产品亦将主要用于公司自身显示模组产品的生产,以提升显示模组的轻量化、应力强度及稳定性,满足下游客户的针对性需求。 ①车载显示竞争格局稳定,公司优势市场地位将为轻量化结构件产能消化提供重要支撑 公司是全球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领域领先企业之一,根据 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背光显示模组出货量排名全球前三。此外,根据 Omdia数据,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前装市场出货量达 2.02亿片,同比增长 9.5%,而公司 2024年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销量同比增长 26.7%,公司在竞争中保持稳定行业地位的同时,市场份额亦有所提升。 与此同时,公司拥有车载显示领域核心客户群体、相应对市场地位形成了有利支撑。2024年度,公司第一大客户为天马集团、处于车载显示面板行业领先地位。近年来,天马集团增长趋势明显,市场份额于 2020年超越日本显示器集团、位居车载显示面板行业市场份额首位。根据 Omdia数据显示,2024年度天马集团以 18%的出货量份额继续位列全球前装车载显示市场首位,第二至五位分别为京东方、友达光电、日本显示器以及 LGD,以上五位合计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日本显示器及 LGD同样位列公司 2024年度前五大客户。 ②公司自身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销量规模将为轻量化结构件产能消化提供直接保障 基于自用的目的,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轻量化结构件未来需求,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品的销量规模。 2024年度,公司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销量已达到 1,583.39万件,而通常情况下,1件车载背光显示模组存在搭配至少 1件结构件的需求,并假设未来轻量化结构件在车载背光显示模组结构件使用需求中的渗透率为 30%比例,并保守估计公司未来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销量保持 2024年度规模 1,583.39万件,则所需的轻量化结构件数量已达到 475万件、超过本次新建项目所单独增加的 433万件轻量化结构件产能。同时,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已取得定点通知书且尚待进入量产阶段的项目,其生命周期预计需求量合计为 4,015.10万件,若以 5年产品生命周期计算,将贡献每年803.02万件的产品需求。而随着轻量化结构件自产能力的逐步形成,预计在公司上述未来量产的定点项目中、使用自产轻量化结构件的比例将显著增加,因此,如假设在上述未来量产的定点项目中轻量化结构件的渗透比例为 50%,则未来每年亦将增加约 400万件的轻量化结构件需求、进一步对本次募投项目的产能消化提供有力支撑。 5、新增布局车载领域的轻量化结构件产能亦符合行业的共同趋势,且本次募投项目所规划产能规模较为谨慎 根据公开信息检索,同行业或汽车产业链相关公司中,靖江永盛、春秋电子、星源卓镁、宝武镁业等均于近期新增布局汽车零部件相关镁铝合金产品产能,具体如下:
6、总结 综上,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轻量化结构件不涉及现有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情况,在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并量产前,公司主要通过外购方式应对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对轻量化结构件的需求,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补足了公司轻量化结构件的自产能力,截至目前已有多款自产轻量化结构件产品进入量产状态、实现了轻量化结构件“自产”对“外购”的逐步替代。同时,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轻量化结构件将以自用为主、可应用于公司所有规格型号的车载显示模组产品,公司在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领域的市场地位将为其产能消化提供重要支撑,考虑公司现有的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销售体量、未来新增量产定点项目带来的增量需求及更高的轻量化结构件渗透比例,公司自用需求即足以覆盖本次单独新增的轻量化结构件产能。此外,新增布局车载领域的轻量化结构件产能亦符合行业的共同趋势,且相较其他公司同类产品扩产规模,项目所规划产能规模较为谨慎。 故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轻量化结构件新增产能具有合理性、产能消化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二)项目规划的新型车载背光显示模组新增产能具有合理性、产能消化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本次募投项目新增的车载背光显示模组相较于公司现有及前募规划的主流产品,系针对于不同技术代际产品,并非重复建设,整体新增产能较小 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背光显示模组产品,系针对于 Mini-LED及超大屏技术相关产品、与现有主流产品存在技术代际上的差异,并非同类产能的简单重复建设。 同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背光显示模组产能为 2,960万件/年,其中,车载背光显示模组规划产能 1,500万件。此外,前募拟新增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能 1,045万件,合计 2,545万件,本次募投项目规划新增 185万件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能。 因此,公司不会因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而显著增加显示模组产品的产能消化风险。 2、报告期内,公司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定点项目储备充足,前募及本募的新增产能消化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如前所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背光显示模组产能为 2,960万件/年,其中,车载背光显示模组规划产能 1,500万件/年。 而报告期各期,公司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销量分别为 1,293.01万件、 1,182.10万件及 1,583.39万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86.71%、76.89%和 109.18%,2024年产能利用率已超过 100%,且随着下游客户需求的增长,未来销量仍将保持可观的增长趋势。 前募以及本募陆续投产后,预计将新增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能合计 1,230万件。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已取得定点通知书且尚待进入量产阶段的项目,其生命周期预计需求量合计为 4,015.10万件,若以 5年产品生命周期计算,将贡献每年 803.02万件的产品需求,能够覆盖新增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能的65.29%,募投项目投产后规划了产能爬坡期,当前定点通知书预计需求量能够为产能消化提供有效支撑。 综上,公司车载背光显示模组当前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在手定点项目需求充足,即便不考虑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与前募所存在的差异,前募及本募新增产能消化亦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3、车载显示市场保持可观增速,稳定的竞争格局及公司在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领域的市场地位将为本次募投项目产品的产能消化提供必要保障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的快速增长,车载显示市场保持可观增速,根据 Omdia数据显示,2023年及 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前装市场出货量分别达 1.84亿片、2.02亿片,同比增长 9.5%。同时,按 Global Market Insights预计,2032年全球车载显示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 3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50亿元,2024年至 2032年仍将继续保持 10%左右的复合增速。 此外,公司已是全球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领域领先企业之一,根据 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背光显示模组出货量排名全球前三。 而若基于 Omdia数据车载显示面板前装市场出货量、按照 1片车载显示面板对应 1块背光显示模组计算,公司车载显示模组占前装市场出货量比例由 6.42%上升至 7.84%、市占率保持增长,在竞争中保持稳定行业地位的同时,市场份额亦有所提升。 与此同时,公司拥有车载显示领域核心客户群体、相应对市场地位形成了有利支撑。2024年度,公司第一大客户为天马集团、处于车载显示面板行业领先地位。近年来,天马集团增长趋势明显,市场份额于 2020年超越日本显示器集团、位居车载显示面板行业市场份额首位。根据 Omdia数据显示,2024年度天马集团以 18%的出货量份额继续位列全球前装车载显示市场首位,第二至五位分别为京东方、友达光电、日本显示器以及 LGD,以上五位合计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日本显示器及 LGD同样位列公司 2024年度前五大客户。而通常而言,汽车产业链具有较为明确的专业分工及层级体系,且出于质量及供货稳定性的考虑,严格的供应商认证体系及准入门槛贯穿全产业链,供应体系频繁变动及切换的成本及风险较高,从而使得汽车产业链竞争格局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故现下所拥有的优质客户群体将相应为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需求支持,保障公司的产能消化。 4、相较于竞争对手针对 Mini-LED产能扩产情况,本次募投项目规划产能亦较为谨慎 近年来,基于对产业趋势及市场需求的研判,部分行业内竞争对手如翰博高新、隆利科技、靖江永盛以及下游企业南极光等均积极进行 Mini-LED等新型显示技术产品的产能扩张布局,上述企业产能扩张情况如下表所示:
5、公司在手定点项目预计需求显著高于本次募投项目新增产能 在车载领域,基于供应链管理成本及效率的需要,客户通常采用高频、滚动订单的方式进行下单及采购,故订单周期通常较短、时效性较强,一般仅覆盖 2-3周左右的采购需求。在此情况下,供应商通常根据项目定点对项目产能及产量进行规划。 定点是指供货企业被汽车整车厂商或汽车零部件厂商确定为特定项目批量供应商的合作方式,是汽车行业主流的订单获取方式。根据交易惯例,下游客户会针对项目需求和供应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并选择最合适的零部件供应商指定为相关项目的定点供应商、以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获得项目定点后,供应商才会进入批量生产、供货阶段。 Mini-LED技术方面,本次募投项目将新增不少于156万件/年Mini-LED显示模组产能规模,同时,公司现有 Mini-LED产品产能规模约 30万件/年、合计将达致186万件/年的Mini-LED产品产能规模。而截至 2025年 3月末,针对公司已取得定点通知书且尚待进入量产阶段、并已明确全生命周期的项目,其生命周期预计需求量合计为 1,496.12万件,假设各项目平均生命周期 5年,则年均需求量为 299.22万件,足以覆盖未来186万件/年的产能规模。 超大屏技术方面,本次募投项目将新增 29万件/年超大尺寸显示模组产能规模,同时,公司现有超大尺寸产品产能规模约 43万件/年、前次募投项目达产后将新增 15万件/年的产能规模,合计将达致 87万件/年的超大尺寸产品产能规模。而截至 2025年 3月末,针对于 17.7英寸以上规格产品,公司已取得定点通知书、且尚待进入量产阶段的项目全生命周期预期需求量合计为 502.02万件(剔除已于 Mini-LED部分统计的数量),假设各项目平均生命周期 5年,则年均需求量为 100.40万件,在不考虑现有产能已有利用的情况下,相关增量需求即已高于未来87万件/年的合计产能规模。 此外,由于报告期内公司已实现 Mini-LED及超大屏显示模组产品一定规模的量产、相关生产技术及能力已取得下游客户的验证及认可,且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 Mini-LED及超大屏显示模组在核心技术及生产工艺上与上述已量产产品并不存在差异,故基于相关经验及客户认可度的迁移,预计本次募投项目新形成的生产能力将能够满足上述定点项目的生产及供应需求。 6、总结 综上,公司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且本次规划新增产能相较于现有及前募规划的产能、竞争对手的扩产情况均较小,同时,公司在手定点项目预计需求显著高于本次募投项目新增产能,而车载显示市场的持续增长、稳定的竞争格局及公司在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领域的市场地位亦为本次募投项目产品的产能消化提供必要保障。故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新型背光显示模组新增产能具有合理性、产能消化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四、请保荐机构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核查程序 针对上述事项,保荐机构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查阅本次募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访谈发行人高级管理人员,了解本次募投项目所涉及产品及技术与现有产品的联系与区别、最新量产情况;获的量产进度及收入实现情况,分析本次募集资金是否符合投向主业要求。 2、查阅前次募投项目延期的相关审议文件,了解前次募投项目延期的原因,判断是否对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存在不利影响;查阅发行人截至 2025年 4月末前次募投项目合同台账、募集资金使用明细,判断前次募投项目如期完成的可能性;访谈发行人高级管理人员、查阅公开信息,了解本募规划的显示模组产品与前募的区别、相关市场需求情况;查阅发行人销售明细,核实 Mini-LED及超大尺寸产品报告期内的毛利率情况。 3、查阅本次募投项目及前次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取发行人报告期产能规划及利用率相关数据、定点项目需求信息,检索行业分析报告、其他公司同类产品产能及扩产情况,访谈发行人高级管理人员,核实本次募投项目新增产能的合理性、产能消化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 1、本次募投项目规划产品均为公司已量产产品。其中,新型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品属于公司所从事的背光显示模组主营业务范畴、仅系基于主流产品的技术升级,且报告期内相关产品已实现量产;轻量化结构件则系背光显示模组的重要零组件,属于向现有主营业务上游的拓展、与现有主营业务紧密相关并具有高度协同性,且已实现量产销售。本次募投项目规划产品均符合募集资金投向主业的要求。 2、前次募投项目延期主要系实施空间不足、需新增实施地点所致,并非产品需求因素的影响,相关因素不会影响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且截至 2025年 4月末,前募资金使用及工程进度较高,按照规划于 2025年 10月前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可能性较高;同时,针对于两次募投项目均规划的显示模组产品,本次募投项目的相关产品系针对于 Mini-LED及超大屏技术、相较于前次募投项目产品存在技术升级,并非简单重复建设。此外,Mini-LED及超大尺寸产品符合当前车载显示市场主流需求趋势,本次募投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不存在投向前募的情况。 3、本次募投项目规划的产品符合行业发展方向及业内企业共同趋势,参照现有产能及其他公司扩产规模,本次募投项目规划新增产能较为谨慎;同时,发行人在手定点项目预计需求、现有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销售体量均能够对本次募投项目相关产品需求形成有效覆盖,而车载显示市场的持续增长、稳定的竞争格局及公司在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领域的市场地位亦为本次募投项目产品的产能消化提供必要保障。故本次募投项目规划新增的产能具有合理性、产能消化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2、关于融资规模与效益测算 根据申报材料,1)本次募集资金拟用于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38,0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10,000.00万元。2)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预计将于 2026年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内部收益率 12.92%,静态回收期8.36年。 请发行人说明:(1)本次募投项目的投资构成及测算依据,结合前次募投项目产能和投资金额的匹配情况,说明本次募投项目投资规模的合理性,实际用于非资本性支出金额是否超过本次募集资金总额的 30%;(2)结合项目建设期、现有资金余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未来资金需求等情况,说明本次融资规模的合理性;(3)本次募投项目效益测算情况,包括单价、销量、毛利率、净利率等关键测算指标及确定依据,是否符合发行人现有业务及行业发展趋势,效益测算是否审慎。 请保荐机构及申报会计师根据《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 18号》第 5条、《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 7号》第 5条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本次募投项目的投资构成及测算依据,结合前次募投项目产能和投资金额的匹配情况,说明本次募投项目投资规模的合理性,实际用于非资本性支出金额是否超过本次募集资金总额的 30% (一)本次募投项目的投资构成及测算依据 本次募投项目“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计划总投资 61,651.59万元,其中,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 38,000.00万元。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1、建筑工程 本项目拟新建厂房、仓库、办公楼、宿舍楼及配套等建筑,建筑面积为77,987.26平方米,建筑工程费合计为 24,689.66万元,其中土建费用为15,900.00万元、装修费用为 8,789.66万元。建筑工程费测算详见下表: 单位:万元
土建费用方面,公司已与工程服务商签署《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本次测算土建费用与实际合同保持一致。 本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江苏省淮安市,近年其他上市公司在江苏省淮安市的募投项目建筑工程土建造价与本项目对比如下:
(2)装修费用 装修费用方面,公司参考历史装修单价及市场价格估算,具有合理性,具体如下:
单价为 1,232.75元/m,与近年其他上市公司类似项目的综合装修单价对比情况如下:
如上表所示,公司本次募投项目根据不同用途估算装修单价,项目整体的综合装修单价与其他上市公司类似项目相比较为谨慎,具有合理性。 2、设备及软件购置费 本项目设备及软件购置费合计为 31,149.91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为30,970.68万元、软件购置费为 179.23万元。本项目拟新增设备 686台(套),其中生产设备 564台(套),检测设备 18台(套),公辅/环保设备 14台(套),办公设备 90套。设备及软件购置费测算具体依据如下: 单位:台(套)、万元
除主要设备外,公司本次募投项目设备及软件购置费用主要系根据已签署采购合同、备选供应商的询价报价结果以及市场公开信息等综合考量测算得出,具有合理性。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本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合计为 2,032.30万元,其中主要为土地使用费1,609.99万元、勘察设计费 158.86万元及工程监理费 123.45万元。土地使用费及勘察设计费直接按照公司已签署的相关合同金额确定,工程监理费按建筑工程费的 0.50%测算,均具有合理性。 (二)结合前次募投项目产能和投资金额的匹配情况,说明本次募投项目投资规模的合理性 1、背光显示模组 前次募投项目“背光显示模组扩建及智能显示组件新建项目”产能设计包括 1,595万件背光显示模组、35万件液晶模组及 55万件显示组件,本次募投项目“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产能设计包括 433万件轻量化结构件、185万件背光显示模组,两次项目的同类产品为背光显示模组,因此对比分析两次项目背光显示模组产品的单位产能投入。 前次“背光显示模组扩建及智能显示组件新建项目”与本次“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的背光显示模组产能设计具体对比如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