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禾川科技(688320):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专项说明
原标题:禾川科技: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专项说明 目 录 一、关于经营情况…………………………………………………第1—21页二、关于客户及供应商情况………………………………………第21—42页三、关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情况……………………第42—48页四、关于应收账款情况……………………………………………第48—64页五、关于预付账款情况……………………………………………第65—73页六、关于存货情况…………………………………………………第73—83页七、关于股权收购情况……………………………………………第83—88页八、关于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情况………………………………第88—96页九、关于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情况……………………………第96—113页问询函专项说明 天健函〔2025〕661号 上海证券交易所: 由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川科技公司或公司)转来的《关于对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科上证科创公函〔2025〕0204号,以下简称问询函)奉悉。我们已对问询函中需要我们说明的财务事项进行了审慎核查,现汇报说明如下。 一、关于经营情况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066.87万元,同比下降27.39%,归母净利润-16,509.44万元,同比下降408.27%,由盈转亏;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50.27万元,同比增长11.77%,归母净利润-2,693.91万元,同比扩亏79.48%。此外,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0.44%、29.45%、26.18%,连续三年逐年下滑。 请公司:(1)分下游应用领域,列示2022-2024年产品销售收入及占比、毛利率、变动情况、在手订单金额、新签订单情况,说明公司2024年收入下滑的原因、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明显差异、是否存在收入持续下滑的风险;(2)结合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产品售价、行业竞争格局、收入结构变动,量化分析2022-2024年综合毛利率持续下滑的原因,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明显差异;(3)说明公司2024年净利润由盈转亏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明显差异、是否存在持续亏损的风险。(问询函第一条)(一)公司情况说明 1.分下游应用领域,列示2022-2024年产品销售收入及占比、毛利率、变动情况、在手订单金额、新签订单情况,说明公司2024年收入下滑的原因、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明显差异、是否存在收入持续下滑的风险 (1)分下游应用领域,列示2022-2024年产品销售收入及占比、毛利率、变动情况2022-2024年产品销售收入及占比、毛利率、变动情况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2023年收入较2022年上升17,219.24万元,主要系光伏行业收入上升 16,358.60万元;2024年收入较2023年下降30,581.04万元,主要系光伏、锂电等行业大客户收入下降31,501.51万元,公司收入的变动主要受光伏、锂电行业变化的影响。 (2)分下游应用领域,2022年-2024年在手订单金额和2025年1-5月新签订单情况 公司2022年-2024年在手订单金额和2025年1-5月新签订单金额,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3)说明公司2024年收入下滑的原因 2024年公司收入较2023年下降27.39%,主要是因为光伏锂电行业下行,2024年光伏行业产能饱和,扩产需求下降,公司产品在光伏行业客户的销量下降所致。 2022-2023年,因下游行业中光伏行业客户收入占公司整体销售比重较大,其对公司整体销售收入的波动起主导影响。公司产品作为光伏设备部件之一,光伏设备商用于生产组装后销售至光伏组件厂商,设备使用终端主要系EU端客户1、EU端客户2、EU端客户3、EU端客户4、EU端客户5以及EU端客户6。此类设备使用终端的光伏组件产能扩产计划和设备采购计划对设备商设备生产计划影响较大,进一步影响设备商向公司采购的工控设备部件需求。 2020年2023年上半年,因“双碳”政策、企业扩张和资本涌入,光伏组件厂商组件产能迅速扩张,中国光伏组件产能占全球近80%,故公司2023年销售收入较2022年有所增长。 截至2023年末,全球组件产能700-750GW,但全球组件当年出货量仅 350-400GW,供需比为1.75-2.0,产能严重过剩。主要设备厂商2022年至2024年组件产能扩产和营业收入情况如下: 单位:GW、万元
光伏企业面对周期性波动的供需错配,行业产能扩张开始放缓。上表中头部组件厂商2024年产能扩产幅度和营业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组件厂商新增产能主要系原2023年产能扩产计划的延续执行。CPIA数据显示,2024年组件厂商投产、开工、规划的产能项目数量下降75%,超过20个项目宣布终止或延期,行业开工率整体维持低位。 受上述情况影响,组件厂商2024年当年新增产能下滑,导致设备厂商2024年工作主要为完成其在手订单,并同时缩减向上游供应商(公司)的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导致公司2024年光伏行业销售收入下滑严重,因光伏行业在公司销售收入占比较高,从而导致公司2024年销售收入下滑。 (4)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明显差异 2023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变化趋势与同行业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1)汇川技术 汇川技术业务较为多元化且体量较大,根据其定期报告披露,汇川技术主要业务分为:通用自动化类、智慧电梯电气类、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类及其他。 汇川技术的通用自动化类业务产品包括:变频器、伺服系统、PLC/HMI、高性能电机、气动元件、传感器、机器视觉等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其产品范围涵盖公司的产品范围。汇川技术进入光伏领域较早,根据其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3年10月30日)》,光伏行业订单在通用自动化业务板块的占比约15%。 2023年、2024年汇川技术分类别收入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信捷电气 信捷电气PLC产品2024年销售额占比超过37%,2024年,其PLC类产品销单位:万元
3)正弦电气 2024年正弦电气营业收入下降,变动趋势与公司一致。 4)伟创电气 2024年伟创电气营业收入上升,主要原因系一方面,伟创电气产品收入结构与公司有区别,其变频器的收入占比高达64.54%;另一方面,伟创电气海外市场收入上升,综合促使营业收入增长。 5)雷赛智能 雷赛智能通过传统优势的3C、电子制造、半导体设备、特种机床等行业,拓展包装行业及优质渠道网络等,在弥补光伏、锂电行业销售收入下滑的缺口的同时实现业务稳步增长。 2023年、2024年,雷赛智能分产品大类收入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5)是否存在收入持续下滑的风险 公司收入从2024年第1季度至2025年第1季度及2025年4月和5月情况 如下: 单位:万元
从2024年第3季度至2025年第1季度,营业收入皆环比上升,2025年4 月和5月的营业收入为20,181.65万元,整体来看,营业收入呈上升趋势,且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客户应用领域分布均衡,不存在对单一行业的重大依赖,公司收入持续下滑的风险较小。 2.结合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产品售价、行业竞争格局、收入结构变动,量化分析2022-2024年综合毛利率持续下滑的原因,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明显差异 (1)行业竞争格局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 国内高端工业电机市场国产化水平较低,本土企业仍需加快提升实力。目前国内工业电机产能仍主要集中在以一般中小型工业电机为主的低端市场领域,产品附加值较低,主要依赖于性价比优势占据全球市场份额。整体市场呈现出中低端国产化程度高、高端国产化程度低局面。 具体来看,第一梯队:以西门子、ABB、安川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形成,其工业电机产品凭借成熟的技术和完善的生产线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中高端市场。第二梯队:国产品牌中,以汇川技术、禾川科技、雷赛智能、卧龙电驱等为代表的电机生产商形成,这类企业凭借长期研发投入、产品性价比优势以及属地化服务等优势,逐步取得更大的市场规模。第三梯队:以国内中小企业为主,由于该类企业电机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在产品技术向更高端发展的趋势下,后续可能存在尾部出清。 公司整体市场策略是锁定中高端市场,以性价比及售后服务网络优势获取外资品牌及内资头部品牌市场份额,同时避免与第三梯队企业产品陷入恶性低价竞争的局面。 1)2022-2023年度 2022-2023年度,光伏、锂电等新能源行业受“双碳”政策支持,产能迅猛增加,因而带动工业自动化产品一个规模巨大增量市场,从而是个历史性的机会。 公司为达成锁定中高端市场的目标,制定了“大终端”战略,倾斜公司的生产销售资源,优先保障光伏、锂电行业的销售。 ①“大终端”战略的目标和手段 “大终端”战略目标公司倾斜销售资源,重点开拓增量市场如光伏、锂电等行业大客户,抢占增量市场份额。主要手段包括: A.价格优惠:通常“大终端”重点客户的销售价格较普通客户会便宜10%以上,优惠力度较大; B.优质技术服务支持:公司加快推进IPO募投“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销售团队按照行业、区域等标准重构组织架构,优先为“大终端”重点客户配备专业化、属地化的销售服务团队,提升重点客户的售后服务能力。 ②“大终端”战略实施的效果 公司实施“大终端”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A.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主要体现在伺服系统产品销售额提升11.16%; B.价格优惠:该措施拉低了公司整体的毛利率,使得公司2023年毛利率较2022年下降0.54pct。毛利率的下滑主要由于公司伺服系统产品毛利率下降0.64pct所致。2023年,公司通过价格优惠使得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的销量分别提升30.30%和19.86%,但销售单价分别下降12.53%和9.44%,毛利率29.45%,较2022年度下降约0.64pct; 故2022-2023年间,公司为抓住新能源行业的增量市场机遇,实施“大终端”战略,使得伺服系统产品的市场份额大幅提升的同时,销售单价下滑从而毛利率较2022年下降。 2)2024年度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较2023年下降3.01pct,主要系由于PLC、机床以及其他业务的毛利率下滑所致。其中,PLC毛利率下滑6.22pct主要系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原研发量产的主攻光伏锂电行业的大中型PLC供过于求,其销量下降,导致PLC平均售价下行所致;机床毛利率下滑11.90pct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机床产销量同期有所下降,销售价格下降,原料价格上涨,同时开展机床业务的子公司台钰精机新增租赁厂房增加了制造费用,从而导致2024年毛利率较2023年下降;其他业务的毛利率下滑主要系2023年公司承接自动化仓储业务,实现收入2,069.47万元,毛利率为30.85%,2024年无相关业务。 (2)收入结构、产品售价、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对毛利率的影响 2022-2024年公司收入结构主营业务毛利率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近三年,公司营业收入毛利主要来源于伺服系统(不含附件),其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9.17%、74.43%及74.34%。2022至2024年,公司伺服系统产品毛利率稳中有降,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万件、元/件
2024年度,伺服驱动器毛利率为21.54%,较2023年下降1.78pct,主要系受市场存量竞争加剧影响,公司平均销售单价下行5.72%;从成本端来看,原材料五金件、电子元器件等采购单价进一步下滑,使得单位材料成本下降,但由于2024年厂房转固增加,单位制造费用增长,相互抵消后,单位成本较2023年下降3.53%。2024年度,伺服电机毛利率为35.52%,较2023年下降0.58pct,主要系伺服电机新厂房于2024年转固,故而制造费用增长较多,但公司本期电机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平均单位售价上涨。相互抵消后,伺服电机的毛利率2024年较2023年略有下降。 2)PLC产品 近三年,公司PLC产品相较于伺服系统产品,营业收入相对较小,毛利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万件、元/件
2024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原研发量产的主攻光伏锂电行业的大中型PLC供过于求,其销量下降,导致PLC平均售价下行;另一方面,2024年度单位制造费用较2023年大幅上涨,主要系2024年生产PLC的新厂房转固分摊折旧所致,综合因素导致2024年较2023年PLC毛利率下滑。 3)机床 单位:万元、台、万元/台
2024年度,机床业务毛利率较2023年下降11.90pct,主要系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机床产销量同期有所下降,销售价格下降,原料价格上涨,同时开展机床业务的子公司台钰精机新增租赁厂房增加了制造费用,从而导致2024年毛利率较2023年下降。 4)其他 公司2024年较2023年,其他产品毛利率下降14.30%,主要系2023年公司承接自动化仓储业务,实现收入2,069.47万元,毛利率为30.85%,2024年无相关业务。 综上所述,公司2022-2023年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大终端”战略下,各类产品降价销售导致的毛利率下滑;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滑主要系PLC、机床以及其他业务的毛利率下滑所致。 (4)与可比公司情况是否存在明显差异 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情况如下:
同行业2022-2024年平均毛利率分别为34.88%、35.71%和35.69%,总体上较为稳定,公司毛利率2022-2024年呈现持续下滑趋势。公司与汇川技术毛利率变动趋势较为一致,与其余可比公司毛利率变动趋势略有差异,具体来看:公司2022-2023年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大终端”战略下,各类产品降价销售导致的毛利率下滑;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滑主要系光伏行业下行导致中大型PLC毛利率下滑以及机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机床业务毛利率下滑所致,伺服系统产品毛利率较2023年较为稳定。 伟创电气主要经营重工、轻工和高端装备等行业,正弦电气主要经营物流设备、石油化工和建筑等行业,雷赛智能主要经营半导体设备、物流设备、3C制造设备等行业,信捷电气主要经营纺织、印刷等行业,而公司主要集中光伏锂电行业,故由于光伏行业的下行影响,公司毛利率受到一定影响而下滑,可比公司经营布局较为广泛,受光伏行业影响较小,故毛利率较为稳定。 综上,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水平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变动趋势与同行业公司总体略有差异,主要系一方面,公司布局的光伏行业下行导致的毛利率下行,而其他可比公司业务布局较为广泛,受光伏行业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公司的产品结构与可比公司存在一定差异所致。 3.说明公司2024年净利润由盈转亏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明显差异、是否存在持续亏损的风险。 (1)公司2024年净利润由盈转亏的原因及合理性 2023年,公司实施“大终端”战略,使得其在光伏、锂电行业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公司收入结构中光伏锂电行业收入占比较高。2024年,光伏行业阶段性产能过剩,公司光伏行业订单下滑显著增加,公司对于光伏设备行业销售依赖程度较大,另一方面,公司在资产、人员和资源的持续投入导致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管理费用上升,最后光伏行业下行导致公司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增加,从而导致净利润由盈转亏。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单位:万元
①收入、毛利额影响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26.18%,较2023年度稳定,但是毛利额较上年同期下降35.46%,主要系营业收入下降27.39%。公司实施“大终端”战略,使得其2023年在光伏、锂电行业市场份额显著提升,而公司的大客户2024年由于光伏行业产能饱和,扩产需求下降,导致公司产品在光伏行业客户的销量下降。详见一(一)1(3)之说明。 ②销售费用变动的影响 2023年度及2024年度,公司销售费用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③管理费用变动的影响 2023年度及2024年度,公司管理费用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④研发费用变动的影响 2023年度及2024年度,公司研发费用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