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提振消费电子!多家果链企业拟赴港上市,苹果折叠屏手机传来新进展
7月3日,科技股卷土重来,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板块涨幅靠前,特别是消费电子板块盘中涨幅超6%。多只消费电子个股涨停,包括工业富联、博敏电子、传艺科技、中京电子、新亚电子等。 究其原因,苹果产业链重要企业立讯精密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上市,此前蓝思科技、歌尔股份等消费电子企业均计划借助香港资本市场发展业务。 此外,苹果折叠屏手机迎来重要进展,2026年有望发售。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梳理消费电子行业近况,寻找市场机遇。 1、多家消费电子巨头拟登陆港股,H股、A股紧密联动 回顾2025年上半年市场,港股表现极为强势,多个重要指数半年涨幅就超过20%。特别是创新药、新型消费等领域,成为港股的焦点。 在香港资本市场趋于活跃、国际资本借助香港市场投资中国资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计划通过香港市场融资,来实现业务发展。 2025年上半年,超过40只新股在港交所上市,融资金额超过100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飙升近7倍。特别是国内的新能源、医药企业,纷纷在港股上市,并与内地资本市场联动,激活了A股市场。 上半年,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企业在港股进行了IPO融资,并带动了A股新能源车、创新药的市场行情。 当前港股IPO热潮也蔓延至国内消费电子行业,7月3日苹果产业链龙头公司立讯精密便发布公告,筹划港交所上市。 立讯精密表示,公司在港股上市是为了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待具体方案确定后,本次 H 股发行上市工作尚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和香港联交所等监管机构审核。 同属苹果产业链的蓝思科技,已经启动H股发行工作,公司将于7月9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当前蓝思科技已经获得港股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孖展金额远超公开发售规模。 此外,知名消费电子企业歌尔股份,此前也发布公告将分拆子公司歌尔微电子赴港上市。歌尔股份也同样是苹果产业链重要企业,公司在声学方面积淀深厚。 正是在赴港上市潮的影响下,A股相关板块活跃程度得以提升,相关公司的估值也得到提振。 2、苹果推动折叠屏手机,或将有力带动行业发展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龙头企业,苹果近期频繁传出大消息。公司不仅在AI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布局,还在新产品方面有了进展。 根据苹果供应链的消息,6月苹果折叠屏iPhone进入了P1(Prototype 1)原型机测试阶段,预计今年底将完成P1-P3所有流程。在P1测试阶段,实验室将全面验证产品的可靠性,特别是折叠屏iPhone的屏幕、铰链等关键零部件。 一般而言,P1-P3每个流程大约经历2个月,后面两个阶段则侧重散热等产品细节表现。原型机完善之后,就要进入到工程验证测试(EVT),随后还有设计验证测试(DVT)、生产验证测试(PVT),若一切顺利则进入到量产阶段。 根据知名分析师郭明錤此前的研究,苹果供应商富士康预计在今年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开始生产折叠屏iPhone。三星将为苹果提供屏幕,2026年有望为苹果出货700万到800万块折叠屏面板。 折叠屏手机凭借更好的使用体验,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苹果公司正在加快首款折叠屏手机的研发节奏。 从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来看,三星、华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仅有2.9%,增速放缓明显。三星折叠屏手机尽管依然占据着榜首地位,但同比下滑33%。华为折叠屏手机市占率排名第二,销量增速达到54%。此外,摩托罗拉、荣耀、小米在折叠屏手机市场中均有较多斩获。 在国内,华为和荣耀成为最重要的折叠屏手机生产商,特别是华为的市占率超过一半。根据IDC此前发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284.2万台,同比增速高达53.1%。其中华为依靠Mate X6的强势表现,占据76.6%的市场。 荣耀居于次席,市占率为9.1%。OPPO排名第三,市占率7.1%。小米和三星分列第四、第五位,市占率分别为2.6%、2.4%。 与传统智能手机相比,多种折叠屏手机零部件成本已经超过4000元,明显拔高了手机成本与售价。这主要来自两方面的成本:折叠屏幕与铰链。 根据iFinD金融数据终端,多家A股公司已经布局折叠屏手机相关业务,包括:京东方A、蓝思科技、TCL科技、领益智造、华工科技、欧菲光、和辉光电、景旺电子、长盈精密、联创光电、凯盛科技等。 .光.大.证.券.微.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