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电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上市保荐书
|
时间:2025年07月03日 22:21:41 中财网 |
|
原标题:山大电力: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上市保荐书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
之
上市保荐书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二〇二五年七月
声 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兴业证券”、“保荐人”或“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严格按照依法制定的业务规则和行业自律规范出具上市保荐书,并保证所出具文件真实、准确和完整。
本上市保荐书中如无特别说明,相关用语与《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中含义相同。
目 录
声 明............................................................................................................................ 1
目 录............................................................................................................................ 2
一、发行人概况 ........................................................................................................... 3
二、本次发行情况 ..................................................................................................... 18
三、保荐机构工作人员及其保荐业务执业情况 ..................................................... 20 四、保荐机构及其关联方与发行人及其关联方之间的利害关系及主要业务往来情况说明 ..................................................................................................................... 21
五、保荐机构承诺事项 ............................................................................................. 22
六、保荐机构关于发行人是否已就本次证券发行上市履行了《公司法》《证券法》和中国证监会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决策程序的说明 ..................................... 23 七、保荐机构针对发行人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核查结论及依据 .................................................................................................................................. 24
八、保荐机构关于发行人是否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上市条件的说明 ............................................................................................................. 29
九、保荐机构关于发行人证券上市后持续督导工作的具体安排 ......................... 35 十、其他说明事项 ..................................................................................................... 37
十一、保荐机构对发行人本次股票上市的保荐结论 ............................................. 37
一、发行人概况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公司中文名称 | 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英文名称 | Shandong University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
注册资本 | 12,216.00万元 |
法定代表人 | 张波 |
有限公司成立日期 | 2001年 4月 12日 |
股份公司成立日期 | 2017年 7月 4日 |
住所 | 山东省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颖秀路山大科技园内 |
邮政编码 | 250101 |
联系电话 | 0531-88726689 |
传真号码 | 0531-88726689 |
互联网网址 | http://www.sduept.com |
电子信箱 | SDDLdb6689@163.com |
负责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的
部门 | 董事会办公室 |
负责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的
负责人 | 李欣唐 |
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部门的
联系方式 | 0531-88726689 |
(二)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电力系统相关智能产品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基于在智能电网领域积累的电网监测技术和电气系统设计及集成化能力,形成了电网智能监测和
新能源两大业务板块,主要产品故障录波监测装置、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时间同步装置处于细分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是最早进入电力系统监测行业的企业之一,是知名的电力系统故障监测和分析专家。自 2001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坚持自主研发,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迭代开发出主要涵盖输电、变电、配电、用电领域的多系列产品体系和应用平台。公司已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各大发电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务涵盖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的 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公司主要产品持续保持市场优势地位,中标多个国家重点工程项目。2022年以来,公司向国家战略部署重点工程——“白鹤滩水电站西电东送大动脉工程”提供了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故障录波监测装置、时间同步装置等产品,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分析和定位提供了技术支撑。
公司是电力监测细分领域技术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参与制定了《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单项接地故障行波选线装置技术要求(GB/T35791-2017)》《电力系统连续记录装置技术要求(GB/T14598.301-2020)》《电力时间同步系统检测规范(GB/T26866-2022)》5项国家标准和 17项行业、团体、企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标准。
作为细分行业领先企业之一,公司“微机电力故障录波装置”等 3项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WDGL-VI/D电力故障录波监测装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并相继承接了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 47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多项研究课题。公司荣获国家级奖项 8项,省部级奖项 42项,市级奖项 11项,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山东省电力企业协会先进会员单位、山东知名品牌、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软件创新型企业等荣誉称号。
截至 2024年 12月 31日,公司拥有专利 76项,其中发明专利 44项;软件著作权 101项,拥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等省级认定称号。
(三)核心技术和研发水平
1、核心技术水平
经过二十余年的技术研发及产品创新,公司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是公司主营产品不可或缺的部分,体现了公司主营产品的竞争力。截至本上市保荐书签署日,公司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 核心技术 | 主要用途 | 技术先进性及具体表征 | 与同行业一般水平或通用技术之间
的差异情况及特点 | 对应
知识产权 | 技术
来源 | 应用
产品 |
1 | 非接触行波采集
技术 | 监测高压输电线路的
空间电磁场变化,达
到对故障电压、电流
行波的非接触低失真
采集。 | 1.公司创新性的推出非接触行波采集技术,无
需接触高压线路安装,极大提升了装置的便
利性和使用的经济价值;也避免了电晕等强
电磁环境和恶劣的环境因素,产品可靠性更
高;
2.通过宽频带电压、电流非接触传感器直接监
测,相比通用技术拥有更高的故障辨识精准
度;
3.电压、电流行波同步采集,相互认证,增加
了故障测距的判据,有助于提高测距精度。 | 1.安装维护更方便;2.改进了通用技
术仅能监测电流信号的问题,可同时
监测电压、电流信号,提高测距准确
率;3.交直流线路通用,适应范围更
广;4.不易受输电线路强电磁干扰的
影响。 | 1项软件著
作权 | 自主
研发 | 输电线路
故障监测
装置 |
2 | 基于神经网络的
行波自动测距算
法 | 实现输电线路故障点
的自动精确定位。 | 1.利用不同故障样本,自动学习定位故障位置
的参数,实现了行波测距的自学习、自适应
自进化;
2.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可以稳定定位至行波突
变时刻附近,且本技术具有鲁棒性,可添加
特征工程分析行波,进而提高测距精度。 | 本技术对传统行波测距算法进行了
改进,创新性地将神经网络算法应用
于行波测距,提高了对不同故障类型
的识别能力,提高了测距精度。 | 1项发明专
利、1项软件
著作权 | 自主
研发 | |
3 | 暂态信号分离的
单极点滤波启动
技术 | 电压或电流工频量发
生突变时,保证装置
的可靠启动,特别是
高阻故障的启动。 | 1.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取暂态故障行波
信息,可以更为灵敏地识别故障发生时刻的
故障行波暂态特征;
2.故障行波经故障启动滤波器处理,滤出故障
信号的高频分量,可以消除电力系统50Hz工
频及各次谐波对启动判据的干扰,实现高灵
敏度与低噪声故障启动判断;
3.对故障冲击信号进行峰值积分并通过增益
判断和峰值判断进行故障识别。 | 一般采用的突变量启动方式,存在启
动门槛难于设置的问题,易产生误
动、拒动风险。本技术采用故障冲击
信号监测与峰值积分判断相结合的
方式,既能保证启动的灵敏性,又能
消除干扰信号影响,提高了装置的可
靠性。 | 1项软件著
作权 | 自主
研发 | 输电线路
故障监测
装置、小
电流接地
选线装置 |
4 | 基于高频特征量
的单相接地选线
技术 | 解决配电网单相接地
选线特别是高阻故障
选线问题。 | 本技术使得配电网单相接地选线准确率可达
到≥98%。 | 行业内小电流接地选线准确率一般
≥95%,本技术提高了选线计算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 2项发明专
利、1项软件
著作权 | 自主
研发 | 小电流接
地选线
装置 |
序号 | 核心技术 | 主要用途 | 技术先进性及具体表征 | 与同行业一般水平或通用技术之间
的差异情况及特点 | 对应
知识产权 | 技术
来源 | 应用
产品 |
5 | 高速同步数据采
集技术 | 实现多终端的高速同
步数据采集。 | 对 GPS/BDS秒脉冲周期和相位差进行滤波
处理,对时间偏差的补偿分多次均匀补偿,
并处理小数部分,实现全精度补偿,可减小
多终端之间的时间偏差,使得多终端之间的
同步误差小于50ns。 | 行业内多终端之间同步误差一般小
于100ns,本技术缩小了多终端之间
的同步误差,提升了多终端高速同步
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 1项实用新
型专利、2项
软件著作权 | 自主
研发 | 输电线路
故障监测
装置、行
波测距 |
6 | 消除过渡电阻影
响的高精度阻抗
法测距算法 | 提高故障录波监测装
置阻抗法测距精度。 | 本算法建立在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基础
上,利用线路正序参数、故障距离和两端非
同步误差、故障发生时刻前后输电线路两端
的电压电流相量建模,提高了测距的精度。 | 本技术对传统阻抗法测距进行改进
降低了过渡电阻对阻抗法测距的影
响,提高了测距的精度。 | 1项软件著
作权 | 自主
研发 | 故障录波
监测装置 |
7 | 网络数据自动接
收及分类分发技
术 | 解决数字故障录波监
测装置接收并处理多
类型报文时造成的
CPU多核之间的负
载不平衡。 | 本技术实现了网络报文类型的自动识别,在
接收网络数据的最底层,能根据报文类型将
数据分发到特定 CPU,均衡多核多线程 CPU
间的负荷。 | 本技术既降低了 CPU识别数据类型
的占有率,又解决了 CPU多核之间
负载不平衡的问题,提高了 CPU资源
的利用率、系统整体性能和系统运行
稳定性。 | 1项发明
专利 | 自主
研发 | |
8 | 高速消息的网络
交互传递技术 | 提升 CPU多内核间
的通信效率。 | 本技术采用单向的高速环状消息网络,实现
了 CPU间、CPU与外设间,外设与外设间数
据的高速互通,实现了高速度、高性能、低
延迟、低 CPU占用率的消息网络通讯。 | 行业内目前 CPU多内核间的通信主
要基于寄存器、FIFO或双口 RAM
效率相对较低、成本相对较高。 | 1项发明
专利 | 自主
研发 | |
9 | 不同采样速率的
插值算法 | 解决同一装置不同通
道采样速率不同的情
况下,数据的归一化
问题。 | 本技术优化了插值变换,在同一装置不同通
道不同采样速率的情况下,数据的归一化运
算效率更高。 | 该技术提高了在不同采样速率数据
的归一化运算效率,降低了失真度 | 1项发明
专利 | 自主
研发 | |
10 | 故障数据的多存
储器并行均衡存
储技术 | 解决巨量报文数据频
繁读写的均衡存储问
题。 | 本技术采用硬盘内和多硬盘间的并行均衡存
储算法,克服了通用技术在高速、大容量数
据记录时存储速度较慢的问题,实现了多储
存器下的数据均衡存储,提升了硬盘的数据
吞吐处理能力和存储速度。 | 在高速、大容量数据记录时,一般的
存储技术速度较慢,易产生数据不能
及时写入硬盘或导致硬盘寿命降低
的问题。 | 2项实用新
型专利、2项
软件著作权 | 自主
研发 | |
序号 | 核心技术 | 主要用途 | 技术先进性及具体表征 | 与同行业一般水平或通用技术之间
的差异情况及特点 | 对应
知识产权 | 技术
来源 | 应用
产品 |
11 | 集系统应用、安
全一体化的操作
系统 | 提供了一种集系统应
用和安全一体化的操
作系统。 | 1.本系统可将整个操作系统压缩成只读的文
件系统,并加载到内存中运行,提升了系统
的启动速度和响应性能;
2.本系统可以部署到不同硬件平台和架构中
适用的应用场景较广;
3.本系统可防止非授权访问和恶意软件对文
件系统的修改,应用性和安全性更强。 | 行业内的操作系统多采用传统的安
装到硬盘的方式或基于文件系统的
运行方式,启动和响应速度较慢,且
受硬件平台和架构影响,应用场景较
少。 | 1项发明专
利 | 自主
研发 | |
12 | 行波模量提取技
术 | 分解耦合的故障信
号,提高故障特征的
辨识度。 | 本技术增强了故障特征的辨识度,可以准确
提取故障后暂态行波信号,从而提高测距精
度。 | 电力系统各相线路间存在复杂的电
磁耦合关系,故障后暂态信号相互耦
合,行业内一般技术难以准确提取影
响行波信号的故障特征。 | 1项软件著
作权 | 自主
研发 | 行波
测距 |
13 | 基于 FPGA的相
位跟踪和智能防
抖技术 | 用于装置的分频处
理。 | 在高频采集及测试系统中,采集及输出信号
的相位精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本技术
基于锁相环,可使信号与外部时钟源高度同
步且抗干扰、无抖动。 | 本技术自动屏蔽外部干扰的影响,提
升设备内部时钟分配及脉冲输出的
稳定性,同步精度更高,抗干扰能力
更强。 | 1项软件著
作权 | 自主
研发 | |
14 | 无线通信的时间
同步补偿算法 | 提高无线授时的对时
精度。 | 本技术是一种近距离无线授时的误差修正方
法,该技术提高了无线授时的准确度,使得
短距离点到点无线授时准确度达到150ns,抖
动小于40ns。 | 本技术克服了传统近距离无线授时
技术误差较大的问题,为无线授时设
备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的补偿算法
提高了无线授时的对时精度。 | 1项软件著
作权 | 自主
研发 | 时间同步
装置 |
15 | 对时间基准源干
扰的抑制技术 | 提高时钟装置及高精
度同步采集系统自身
时钟脉冲的稳定性和
抗干扰性。 | 对时系统中,无线和有线对时信号均易受到
外界强电磁信号影响,导致信号畸变。本技
术对无规则的信号干扰畸变具有免疫特性,
外部时钟源受到外界的无规则干扰时,不会
影响内部时钟脉冲的输出精度,从而稳定输
出对时信号。 | 本技术克服了传统技术受到外界无
规则信号影响时易导致信号畸变的
问题,可使时钟装置及高精度同步采
集系统自身时钟不受外界信号的干
扰影响,从而使得输出对时信号更为
可靠、准确。 | 1项软件著
作权 | 自主
研发 | |
16 | 高精度 OCXO晶
振快速驯服算法 | 实现时钟装置快速可
靠的守时特性,增强
时钟同步系统的鲁棒 | 本技术可以提供高稳晶振驱动输出信号,快
速准确地驯服装置自身晶振,使对时信号输
出快速进入稳定状态,既保证晶振驯服的高 | 在外部时钟源失效的情况下,装置会
进入守时状态,依靠晶振驱动输出信
号,维持时间精度。传统技术在外部 | 1项软件著
作权 | 自主
研发 | |
序号 | 核心技术 | 主要用途 | 技术先进性及具体表征 | 与同行业一般水平或通用技术之间
的差异情况及特点 | 对应
知识产权 | 技术
来源 | 应用
产品 |
| | 性。 | 精度要求,又大幅度地缩短了晶振预热时间 | 时钟源失效异常的情况下,晶振驯服
精度低,难以快速稳定对时信号。 | | | |
17 | 多时钟源可信度
判决技术 | 判断并选择高置信
度,增强时钟同步系
统的鲁棒性。 | 对时系统中,为了系统的可靠性,会有多路
时钟源同时接入系统,本技术支持多时钟源
接入,可使系统自动判断时钟源的置信度,
选取高置信度的时钟源接入。 | 本技术克服了通用技术在多时钟源
接入系统时难以精准判断时钟源的
置信度的问题,可避免时钟源对对时
装置的异常影响,提高了系统的可靠
性。 | 1项软件著
作权 | 自主
研发 | |
18 | 光纤远距离对时
技术 | 解决安装在隧道、地
下等封闭环境的设备
存在的长距离通信对
时延迟问题。 | 本技术自主开发了一项误差补偿算法,可自
动计算时间延迟、自动修正补偿,解决长距
离通信带来的对时延迟问题,提高时间精度 | 行业内一般根据两个设备之间链路
的距离估算误差修正系数,对时精度
低,本技术可自动计算时间延迟,自
动修正补偿,提高了时间精度。 | 1项软件著
作权 | 自主
研发 | |
19 | 电压暂态事件精
确识别技术 | 精准地识别暂态事件
持续时间和特征值。 | 本技术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电压暂态事件的特
征幅值和持续时间,将特征幅值测量误差控
制在±0.1%内,同时将持续时间测量误差控制
在±1ms内,大幅提高了电能质量测量精度,
可以更准确地定位到电压暂态事件发生和结
束时间以及幅值变化。 | 在电压暂态事件分析方面,一般的技
术特征幅值测量误差为±1%内,持续
时间测量误差一般为±20ms内。 | 1项软件著
作权、1项发
明专利 | 自主
研发 | 电能质量 |
20 | 电动汽车群控直
流充电机集群控
制技术 | 实现对多个充电终端
的智能负荷管理,用
于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以及功率单元的利用
率。 | 1、支持多个充电终端的智能负荷管理;
2、支持多种充电策略和动态功率分配策略,
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以及功率单元的利用率;
3、独立的风冷散热通道,提高了电路可靠性
和系统散热效率。 | 行业内一般采用平均分配控制策略
按需分配控制策略,输出功率管理效
率较低、可扩展性较差。 | 1项发明专
利、1项实用
新型专利、1
项软件著
作权 | 自主
研发 | 新能源汽
车充电桩 |
21 | 群控充电桩模块
化功率分配技术
及充电系统 | 在保证群控充电系统
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降
低设备成本。 | 本技术对一般群控充电系统改进,创新性地
使用磁保持交流继电器作为功率切换器件,
辅以安全的软硬件安全防护措施,满足了更
多的应用场景,降低了群控直流充电机成本
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 在群控充电桩功率切换控制系统中
一般技术通常采用全矩阵切换,随着
功率单元或充电终端数量的增加,切
换器件数量呈几何数量级的增加,系
统复杂,成本较高,本技术减少了切
换器件的使用,提升了功率切换装置 | 1项发明
专利 | 自主
研发 | |
序号 | 核心技术 | 主要用途 | 技术先进性及具体表征 | 与同行业一般水平或通用技术之间
的差异情况及特点 | 对应
知识产权 | 技术
来源 | 应用
产品 |
| | | | 可靠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 | | |
22 | 线性回归与 AHP
算法相结合的监
视预警技术 | 预测录波装置在未来
可能出现的异常发展
趋势,为装置的维护
和检修做出指导。 | 本技术基于线性回归方程与 AHP层次分析
法,可以对设备状态的检修、判断设备异常
的发展趋势给出科学的指导,实现对设备的
预知性维护,变被动消缺为主动预防,提高
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 行业内一般采用被动消缺方式,本技
术建立了专家系统,对设备状态的检
修、判断设备异常的发展趋势给出科
学的指导,实现对设备的预知性维
护,变被动消缺为主动预防。 | 1项发明专
利 | 自主
研发 | 二次设备
在线监视
与诊断
装置 |
23 | 基于故障录波的
高精度故障测距
技术 | 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
故障点定位。 | 采用小波变换,精确判断故障起始点,基于
神经网络等算法,根据扫描单侧录波数据文
件中的开关量数据,在保护动作跳闸信号、
断路器位置变位信号附近,通过对模拟量通
道线路电流变化率的计算,精确辨识故障发
生时刻,使得阻抗法测距误差一般不大于
2%。 | 一般采用的故障测距技术,阻抗法测
距误差不大于2.5%。 | 3项软件著
作权 | 自主
研发 | 软件
开发 |
24 | 基于 D5000与故
障录波信息的母
线故障诊断技术 | 利用差流分析原理,
解决母线故障诊断的
诊断问题。 | 本技术将 D5000系统与录波数据相结合,
D5000系统通过测量母线的电压和电流等电
气量以及开关状态获取母线各路的状态,故
障录波器则通过记录故障前后的各种电气量
的变化情况获取故障信息,可快速准确地对
故障进行定位,提供更详细的故障信息,提
高母线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行业内对母线故障的分析,主要通过
故障录波数据中母线各支路的电流
差进行,对于复杂故障,各支路的状
态通过单纯录波文件难以区分,存在
分析困难的问题。 | 1项发明
专利 | 自主
研发 | |
25 | 基于数据总线的
集群软件系统及
方法 | 实现集群内资源的隔
离和分配,提高分布
式行波中心站系统高
并发能力和可靠性。 | 本技术为以高内聚、低依赖为原则开发的集
群软件系统,通过总线机制,采用虚拟化技
术,实现了集群调度管理;可根据分布式组
件需求分配设定资源,实现各组件的隔离与
解耦,使得单个节点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系统
的正常运行。 | 本技术采用更加轻量的技术实现集
群系统中组件的解耦、隔离,以较小
的系统开销,更高的性能适配特定业
务系统的群集建设,可消除单点故障
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提高了分布式行
波中心站系统高并发能力与可靠性 | 1项发明
专利 | 自主
研发 | |
序号 | 核心技术 | 主要用途 | 技术先进性及具体表征 | 与同行业一般水平或通用技术之间
的差异情况及特点 | 对应
知识产权 | 技术
来源 | 应用
产品 |
26 | 组串式储能控制
技术及能量管理
系统 | 实现电池簇级的充放
电控制,提高能量管
理颗粒度。 | 本技术基于自研的软硬件平台开发,通过对
簇级储能变流器控制,实现电池簇级的充放
电管理,采用算法对簇间进行动态均衡,提
高了储能电池可用容量,充放电过程进行安
全监测和诊断,提升了储能安全性,提供装
置级和电站级控制技术及能量管理系统,满
足多场景应用。 | 行业内一般采用集中式变流器控制
多簇并联的电池进行充放电,控制简
单,但会导致容量失配、电池寿命缩
短和安全性低等问题。 | 2项软件著
作权 | 自主
研发 | 分布式储
能装置、
组串式预
制舱储能 |
2、研发水平
截至 2024年 12月 31日,公司产品及技术多次获得荣誉及奖励,具体情况如下:
序
号 | 级别 | 获得时间 | 荣誉或奖励名称 | 对应产品或核心
技术 | 授予部门 |
1 | 国家级 | 2019年 9月 | 2019年电力行业
大数据优秀应用
创新成果一等奖 | 基于大数据分析
的换流站交流滤
波器断路器在线
诊断分析系统 |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
2 | 国家级 | 2020年 10月 | 2020年度中国电
力科学技术二等
奖 | 基于数据驱动的
电力保护系统智
能决策平台研究
与应用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
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
工作办公室 |
3 | 国家级 | 2020年 12月 | 2020年度电力科
技创新奖一等奖 | 基于数据驱动的
电力保护系统智
能决策平台研究
与应用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4 | 国家级 | 2021年 7月(于
2024年 11月通过
复审) | 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
和信息化部 |
5 | 国家级 | 2022年 4月 | 2021年物联网示
范项目 | 基于非接触原理
的架空输电线路
分布式故障定位
与预警系统 |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
司 |
6 | 国家级 | 2022年 12月 | 2022年度电力科
技创新奖一等奖 | 电力系统北斗卫
星授时应用系列
标准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7 | 国家级 | 2022年 12月 | 2022年度电力科
技创新奖二等奖 | 非接触行波采集
的分布式高压直
流线路故障测距
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8 | 国家级 | 2024年 1月 | 中国电子信息行
业联合会会员 | - |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
合会 |
9 | 省级 | 2003年 11月 | 山东省科学技术
三等奖 | 变电站远程自动
抄表系统 |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
委员会 |
10 | 省级 | 2003年 11月 | 山东省科学技术
三等奖 | 用电管理信息系
统 |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
委员会 |
11 | 省级 | 2004年 11月 | 山东省科学技术
二等奖 | 分布式电能质量
在线综合监测管
理系统 |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
委员会 |
12 | 省级 | 2005年 11月 | 山东省科学技术
一等奖 | 微机电力故障录
波监测装置 |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
委员会 |
13 | 省级 | 2007年 4月 | 山东省科学技术
三等奖 | 电网输电元件检
修决策支持系统 |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
委员会 |
14 | 省级 | 2008年 4月 | 山东省科学技术
三等奖 | 配电网单相接地
故障自动选线及
定位系统 | 山东省人民政府 |
序
号 | 级别 | 获得时间 | 荣誉或奖励名称 | 对应产品或核心
技术 | 授予部门 |
15 | 省级 | 2008年 4月 | 山东省科学技术
三等奖 | WDGL-V/T便携
式微机电力录波
监测装置 | 山东省人民政府 |
16 | 省级 | 2011年 1月 | 山东省科学技术
二等奖 | SDZ-2001直流系
统绝缘监测装置 | 山东省人民政府 |
17 | 省级 | 2011年 9月 | 山东省优秀软件
产品 | 山大电力电网损
理论计算及分析
系统软件 2.0 | 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
务业协会 |
18 | 省级 | 2011年 9月 | 山东省优秀软件
产品 | 山大电力电网故
障信息联网系统
软件 1.0 | 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
务业协会 |
19 | 省级 | 2011年 9月 | 山东省优秀软件
产品 | 山大电力电能质
量在线监测装置
软件 1.0 | 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
务业协会 |
20 | 省级 | 2011年 9月 | 山东省优秀软件
产品 | 山大电力视频监
控汇集平台系统
1.0 | 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
务业协会 |
21 | 省级 | 2011年 9月 | 山东省优秀软件
产品 | 山大电力电力故
障录波监测软件
1.0 | 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服
务业协会 |
22 | 省级 | 2018年 5月 | 2018年山东省首
版次高端软件产
品(第一批) | 山大电力输电线
路故障诊断预警
管理系统 V1.0 |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
委员会 |
23 | 省级 | 2019年 | 2019年浙江电力
科学技术一等奖 | 基于大数据平台
继电保护人工智
能运行管控体系
关键技术及工程
应用 | 浙江省电力学会、浙江
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
公室 |
24 | 省级 | 2019年 10月 | 2019年山东省首
版次高端软件产
品(第三批) | 小电流接地选线
保护及综合监测
管理平台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 |
25 | 省级 | 2019年 12月 | 山东省软件产业
高质量发展重点
项目 | 挪亚系统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 |
26 | 省级 | 2020年 8月 | 2020年山东省首
版次高端软件产
品(第四批) | 基于大数据的电
网故障智能预警
与诊断系统 V1.0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 |
27 | 省级 | 2020年12(于2024
年 6月通过复审) | 山东省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 -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 |
28 | 省级 | 2020年 12月(于
2024年 12月通过
复审) | 山东省瞪羚企业 | -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山东省地方金融监
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
行济南分行(复审授予
部门:山东省工业和信
息化厅、中共山东省委
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
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
行) |
序
号 | 级别 | 获得时间 | 荣誉或奖励名称 | 对应产品或核心
技术 | 授予部门 |
29 | 省级 | 2020年 12月 | 山东省科学技术
三等奖 | SDL-7600输电线
路分布式故障监
测与智能诊断系
统 | 山东省人民政府 |
30 | 省级 | 2021年 | 山东电力科学技
术一等奖 | 山东电网交直流
输电线路故障定
位技术及应用 | 山东电力科学技术奖
励委员会 |
31 | 省级 | 2021年 1月 | 山东省电力企业
协会先进会员单
位 | - | 山东省电力企业协会 |
32 | 省级 | 2021年 6月 | 第二批山东省软
件产业高质量发
展重点项目 | 国产化智能录波
器嵌入式软件开
发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 |
33 | 省级 | 2021年 8月 | 2021年山东创新
工业产品 | 基于非接触原理
的输电线路分布
式故障监测与预
警系统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 |
34 | 省级 | 2021年 12月 | 山东省科学技术
三等奖 | 主动配电网多元
协同优化与自愈
控制关键技术及
应用 | 山东省人民政府 |
35 | 省级 | 2021年 12月 | 山东知名品牌 | 山大电力故障录
波装置 | 山东省品牌建设促进
会 |
36 | 省级 | 2022年 6月 | 2022年电力创新
奖成果三等奖 | 基于国产化的二
次设备在线监视
与分析系统 | 山东省电力科学技术
协会 |
37 | 省级 | 2022年 7月 | 2022年山东省首
版次高端软件产
品(第六批) | SDL-9700故障录
波联网系统 V5.0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 |
38 | 省级 | 2022年 11月 | 山东省科技领军
企业 | - | 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
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山
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 |
39 | 省级 | 2023年 4月 | 2022年度山东省
优秀软件企业 | - | 山东省软件行业协会 |
40 | 省级 | 2023年 4月 | 2022年度山东省
优秀软件产品 | 山大电力电网故
障信息联网系统
软件 V1.0 | 山东省软件行业协会 |
41 | 省级 | 2023年 7月 | 第三批山东省软
件产业高质量发
展重点项目 | 光储充综合能源
系统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 |
42 | 省级 | 2023年 10月 | 2023年度山东省
能源领域新技术、
新产品和新设备 | 组串式电池储能
装置 | 山东省能源局 |
43 | 省级 | 2023年 12月 | 2023年山东省首
版次高端软件产
品(第七批) | 山大电力智能变
电站故障录波软
件 V2.0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 |
44 | 省级 | 2024年 1月 | 山东省软件百强
企业 | - | 山东省软件行业协会 |
序
号 | 级别 | 获得时间 | 荣誉或奖励名称 | 对应产品或核心
技术 | 授予部门 |
45 | 省级 | 2024年 1月 | 2023年度科技创
新示范单位 | - | 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
山东省电力科学技术
协会 |
46 | 省级 | 2024年 5月 | 山东省科技技术
二等奖 | 配电网故障诊断
与运行管控一体
化关键技术研究
及应用 | 山东省人民政府 |
47 | 省级 | 2024年 6月 | 第四批山东省软
件产业高质量发
展重点项目 | 基于容器技术的
二次设备在线监
视系统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 |
48 | 省级 | 2024年 9月 | 2024年山东省首
版次高端软件(第
八批) | SDL-2601自主可
控保护压板状态
在线监测系统管
理软件 V1.0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 |
49 | 省级 | 2024年 10月 | 2023年度山东省
优秀软件产品 | 山大电力输电线
路分布式故障监
测与智能诊断系
统 V1.0 | 山东省软件行业协会 |
50 | 省级 | 2024年 12月 | 山东省制造业单
项冠军 | 电力故障记录定
位装置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 |
51 | 市级 | 2013年 3月 | 软件创新型企业 | - | 济南市经济和信息化
委员会、济南市财政局 |
52 | 市级 | 2017年 8月 | 济南市科学技术
三等奖 | 山大电力全站时
间同步系统软件
V1.0 | 济南市人民政府 |
53 | 市级 | 2017年 8月 | 济南市科学技术
三等奖 | 山大电力智能变
电站故障录波软
件 V1.0 | 济南市人民政府 |
54 | 市级 | 2019年 8月(于
2024年4月通过复
审) | 济南市瞪羚企业 | - |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
局、济南市财政局、济
南市地方金融监督管
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济
南分行营业管理部 |
55 | 市级 | 2020年 12月(于
2024年8月通过复
审) | 济南市制造业单
项冠军 | 山大电力智能故
障录波监测装置/
输电线路分布式
故障监测与智能
诊断系统 |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
局 |
56 | 市级 | 2021年 4月 | 济南优势工业产
品 | 山大电力智能故
障录波装置 |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
局 |
57 | 市级 | 2021年 4月 | 济南优势工业产
品 | 山大电力输电线
路故障诊断预警
管理系统 V1.0 |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
局 |
58 | 市级 | 2021年 4月 | 济南优势工业产
品 | 小电流接地选线
保护及综合监测
管理平台 |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
局 |
59 | 市级 | 2023年 3月 | 济南优势工业产
品 | 电动汽车充电桩 |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
局 |
序
号 | 级别 | 获得时间 | 荣誉或奖励名称 | 对应产品或核心
技术 | 授予部门 |
60 | 市级 | 2024年 3月 | 济南优势工业产
品 | SDL-2601保护压
板状态在线监测
装置 |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
局 |
61 | 市级 | 2024年 3月 | 2024年第一批创新
型中小企业 | - |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
局 |
62 | 企业级 | 2020年 | 中国南方电网公
司科技进步奖二
等奖 | 基于数据驱动的
电力保护系统智
能决策平台研究
与应用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
任公司 |
63 | 企业级 | 2021年 | 中国南方电网公
司超高压输电公
司科技进步奖一
等奖 | 非接触行波采集
的分布式高压直
流线路故障测距
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
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
司 |
64 | 企业级 | 2021年 | 中国南方电网公
司科技进步奖三
等奖 | 非接触行波采集
的分布式高压直
流线路故障测距
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
任公司 |
3、研发投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
财务指标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研发投入 | 4,596.27 | 3,757.96 | 3,142.95 |
营业收入 | 65,810.43 | 54,908.45 | 47,828.13 |
占比 | 6.98% | 6.84% | 6.57%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活动,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各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维持在 6%以上。
(四)主要经营和财务数据及指标
根据容诚所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容诚审字[2025]230Z0049号),发行人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和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
项目 | 2024年
12月 31日 | 2023年
12月 31日 | 2022年
12月 31日 |
资产总额(万元) | 112,700.92 | 94,315.74 | 78,613.9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万元) | 61,567.50 | 48,903.97 | 41,677.58 |
资产负债率(合并) | 45.37% | 48.15% | 46.98% |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营业收入(万元) | 65,810.43 | 54,908.45 | 47,828.13 |
净利润(万元) | 12,663.53 | 10,280.38 | 7,698.6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
元) | 12,663.53 | 10,280.38 | 7,698.6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
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 12,198.98 | 10,050.85 | 7,716.97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1.04 | 0.84 | 0.63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1.04 | 0.84 | 0.6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22.93% | 22.70% | 19.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
元) | 15,170.13 | 18,035.91 | 2,689.23 |
现金分红(万元) | - | 3,054.00 | 4,886.4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6.98% | 6.84% | 6.57% |
(五)发行人存在的主要风险
1、新技术研发及新产品开发的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电网智能监测和
新能源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所从事的业务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随着电网建设和改造工作的有序推进,电网企业对各环节产品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公司需要持续创新,尽可能地将前沿技术与公司现有技术和产品有效结合,进行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及时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若公司未来无法增加技术研发投入或科研成果转化缓慢,则可能无法及时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从而导致公司丧失技术和市场优势,影响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2、大客户依赖风险
公司的产品中,电网智能监测设备应用于变电、输电、配电领域,
新能源设备应用于用电领域,由于电网企业为我国电网建设投资最主要的力量,公司的客户主要集中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企业及其下属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向国家电网及其主要下属公司合并层面的销售收入及毛利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年度 | 收入金额 | 收入占比 | 毛利金额 | 毛利占比 |
2024年度 | 45,808.53 | 69.61% | 18,633.62 | 63.83% |
2023年度 | 38,331.63 | 69.81% | 15,848.03 | 66.18% |
2022年度 | 35,077.61 | 73.34% | 13,443.98 | 68.16% |
报告期各期,公司向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公司合并层面的销售占比分别为73.34%、69.81%和69.61%,毛利占比分别为68.16%、66.18%和63.83%,占比均超过50%,公司对国家电网存在重大依赖。
报告期各期,在国家电网销售毛利率不变的前提下,国家电网收入的敏感性分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4年度 | 2023年度 | 2022年度 | |
国家电网收入金额 | 45,808.53 | 38,331.63 | 35,077.61 | |
国家电网销售毛利率 | 40.68% | 41.34% | 38.33% | |
利润总额 | | 14,393.45 | 11,685.98 | 8,779.80 |
收入变
动 5% | 利润总额变动额 | 931.68 | 792.40 | 672.20 |
| 利润总额变动率 | 6.47% | 6.78% | 7.66% |
敏感系数 | 1.29 | 1.36 | 1.53 | |
注:敏感系数=利润总额变动率/收入变动率
报告期各期,公司利润总额对国家电网收入金额变动的敏感性较高,敏感系数分别为1.53、1.36和1.29。因此,如果未来电力行业发展速度放缓、国家宏观政策变化等导致电力建设投入金额减少、国家电网采购偏好发生变化,或公司产品不再满足国家电网的质量、技术、服务要求,可能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3、毛利率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1.24%、43.62%和44.36%,各期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动,主要系产品结构变化导致。
公司的产品涉及电网智能监测领域和
新能源领域,毛利率波动受到销售单价和单位成本的影响。在销售端,公司以电网企业招投标作为获取订单的主要方式,电网企业规模大,在交易价格形成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若受到行业市场竞争、客户预算规模等影响,可能导致公司整体利润率产生波动;在成本端,原材料市场竞争相对充分、采购价格整体稳定,但若通货膨胀、供需失衡等因素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且公司无法通过销售及时并完全消化,则公司存在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二、本次发行情况
(一)本次发行的基本情况 | | | |
股票种类 | 人民币普通股(A股) | | |
每股面值 | 人民币1.00元 | | |
发行股数 | 4,072.00万股 | 占发行后总股本
的比例 | 25% |
其中:发行新股数量 | 4,072.00万股 | 占发行后总股本
的比例 | 25% |
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数
量 | - | 占发行后总股本
的比例 | 不适用 |
发行后总股本 | 16,288.00万股 | | |
每股发行价格 | 【】元 | | |
发行市盈率 | 【】倍(按每股发行价格除以发行后每股收益计算,发行后每股
收益按2024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
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 | |
发行前每股净资产 | 5.04元/股(按照公司2024年
12月31日经审计的归属于
公司股东的净资产除以本
次发行前总股本计算) | 发行前每股收益 | 1.00元/股(按照
公司 2024年度
经审计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
前后孰低的归
属于公司股东
净利润除以本
次发行前总股
本计算) |
发行后每股净资产 | 【】元(按照公司2024年12
月31日经审计的归属于公
司股东的净资产加上本次
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之和除
以本次发行后总股本计算) | 发行后每股收益 | 【】元(按照公
司 2024年度经
审计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前
后孰低的归属
于公司股东净
利润除以本次
发行后总股本 |
(一)本次发行的基本情况 | | | |
| | | 计算) |
发行市净率 | 【】倍(按照每股发行价格除以发行后每股净资产计算) | | |
发行方式 | 采取向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定向配售、网下向符合条件的投资
者询价配售和网上向持有深圳市场非限售 A股股份和非限售存
托凭证市值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 | |
发行对象 | 符合资格的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机
构规定条件的询价对象和已开立深交所股票账户并具有创业板
交易权限的中国境内自然人、法人等投资者(国家法律、法规禁
止购买者除外)或中国证监会、深交所规定的其他对象 | | |
承销方式 | 余额包销 | | |
募集资金总额 | 【】万元 | | |
募集资金净额 | 【】万元 | |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山大电力电网故障分析和配电网智能化设备生产项目 | | |
| 山大电力研发中心项目 | | |
| 山大电力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生产项目 | | |
| 山大电力分布式发电源网荷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 | |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 | |
发行费用概算 | 本次发行费用构成如下:
1、保荐及承销费用:3,641.51万元,其中保荐费141.51万元,承
销费3,500.00万元;参考深交所创业板市场保荐承销费率平均水
平,经双方友好协商确定;
2、审计及验资费用:1,603.77万元;参考深交所创业板市场会计
师费率平均水平,考虑服务的工作要求、工作量等因素,经友好
协商确定,根据项目进度分阶段支付;
3、律师费用:950.00万元;参考市场律师费率平均水平,考虑
服务的工作要求、工作量、工作时长等因素,经友好协商确定,
根据项目进度分阶段支付;
4、用于本次发行的信息披露费用:483.02万元;
5、发行手续费及其他费用:159.02万元。
注:(1)以上各项费用均不含增值税;(2)各项费用根据发行结
果可能会有调整;(3)发行手续费中暂未包含本次发行的印花税,
税基为扣除印花税前的募集资金净额,税率为0.025%,将结合最
终发行情况计算并纳入发行手续费;(4)合计数与各分项数值之
和尾数存在微小差异,为四舍五入造成。 | | |
高级管理人员、员工拟
参与战略配售情况 | 发行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参与本次战略配售设立的专
项资产管理计划为兴证资管鑫众山大电力1号员工战略配售集合
资产管理计划,预计认购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数量的10.00%,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