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科技(830809):对北京证券交易所2024年年报问询函回复
|
时间:2025年06月30日 22:15:27 中财网 |
|
原标题:
安达科技:关于对北京证券交易所2024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证券代码:830809 证券简称:
安达科技 公告编号:2025-048
贵州
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对北京证券交易所2024年年报问询函回复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
带法律责任。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部:
2025年6月10日,贵部下发的《关于对贵州
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问询函》(年报问询函【2025】第005号)(以下简称“《问询函》”)已收悉,根据《问询函》相关要求,贵州
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安达科技”或“公司”)及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年审会计师”)就问询函中涉及的相关事项进行了专项核查,为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问询函》的回复内容,本着认真落实核查工作并确保回复内容及后续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公司向贵部申请了延期至20257 1
年 月 日前回复本次《问询函》,现已完成相关核查工作,具体回复如下:问题1:关于经营业绩
2022年-2024年期间,你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5.58亿元、29.64亿元、15.118.11 -6.34 -6.80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亿元、 亿元、 亿元,
毛利率分别为19.10%、-4.70%、-11.07%。按产品类别看,磷酸铁锂收入下降58.61%,毛利率下降9.43个百分点;磷酸铁收入下降1.14%,毛利率增加7.45个百分点;其他收入下降16.77%、毛利率下降21.02个百分点。
请你公司:
1
()结合市场竞争、供求关系、议价能力、产品售价、主要成本构成等变动情况,说明营业收入、毛利率持续大幅下降的原因以及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2)说明各业务分类毛利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及合理性;
说明各业务收入确认方法和金额的准确性。
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说明采取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及结论。
回复:
一、结合市场竞争、供求关系、议价能力、产品售价、主要成本构成等变动情况,说明营业收入、毛利率持续大幅下降的原因以及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1、营业收入持续大幅下降的原因
2022年-2024年,公司收入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产品 | 2024年度 | | 2023年度 | | 2022年度 | |
| 收入 | 占比 | 收入 | 占比 | 收入 | 占比 |
磷酸铁锂 | 98,363.01 | 65.09% | 237,675.85 | 80.18% | 531,196.51 | 81.00% |
磷酸铁 | 24,470.58 | 16.19% | 24,752.18 | 8.35% | 24,016.55 | 3.66% |
其他业务 | 28,286.53 | 18.72% | 33,987.29 | 11.47% | 100,554.26 | 15.33% |
合计 | 151,120.12 | 100.00% | 296,415.31 | 100.00% | 655,767.31 | 100.00% |
由上表可知,公司2022年-2024年收入大幅下降主要系磷酸铁锂收入下降。
磷酸铁锂销售的具体数据如下: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磷酸铁锂销售均价(万元/吨) | 2.38 | 4.85 | 11.54 |
磷酸铁锂销量(吨) | 41,319.59 | 49,032.96 | 46,022.56 |
公司磷酸铁锂收入下降主要系销售均价的下降。磷酸铁锂销售价格下降主要受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下降和市场竞争激烈所致。具体情况如下:
(1)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对磷酸铁锂销售价格的影响
公司磷酸铁锂产品销售定价方法为:参照“基价(即其他成本+合理利润)+碳酸锂市场浮动价*磷酸铁锂与碳酸锂耗用配比”并协商确定(此处不包括客供碳酸锂情况)。2022年-2024年,碳酸锂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安泰科。
随着碳酸锂市场价格由2022年的高位大幅下降,公司磷酸铁锂产品销售价格也随之大幅下降。
(2)供需缺口扩大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导致的产品销售价格下降
根据前文,磷酸铁锂产品的“销售价格=基价(即其他成本+合理利润)+碳酸锂市场浮动价*磷酸铁锂与碳酸锂耗用配比”并协商确定。
GGII数据显示,2024年磷酸铁锂行业有效产能约为450万吨/年,较2023年280万吨增加170吨;对应2024年铁锂出货量246万吨,较2023年165万吨增长79万吨,需求增长速度显著低于供给增长速度,供需缺口较2023年接近翻倍增长。从企业来看,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企业出货量前十门槛由2023年的5万吨上升到2024年的6万吨,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TOP10企业的合计市场占有率下降至79.5%,相较于2023年下降10.1个百分点。核心原因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新晋企业开始出货,如
当升科技、四川朗晟、
万华化学等企业产能落地,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2023-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数据来源:EVTank《中国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由于市场上在磷酸铁锂供不应求时期新增产能逐步落地,磷酸铁锂市场整体供应充足加剧了行业竞争,磷酸铁锂成熟产品市场供过于求,公司对主要客户的销售定价中的“基价”呈下降趋势,导致公司产品销售单价的下降。
公司2022年至2024年主要客户销售报价中的基价年度综合变动率如下:
客户名称 | 2023年-2024年综合变动率 | 2022年-2023年综合变动率 |
主要客户一 | -32.35% | -36.29% |
主要客户二 | -20.92% | -34.96% |
综上,2022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主要是磷酸铁锂销售收入大幅下降导致的,而磷酸铁锂销售收入下降的原因为碳酸锂价格下降和基价下降等原因综合影响所致;此外,2024年磷酸铁锂销售收入下降还受销售量下降影响。
2、毛利率持续大幅下降的原因
2022年-2024年,公司分产品的毛利率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4年 | | 2023年 | | 2022年 | | 2024年较
2023年毛利
率变动 | 2023年较
2022年毛
利率变动 |
| 收入 | 毛利率 | 收入 | 毛利率 | 收入 | 毛利率 | | |
磷酸铁锂 | 98,363.01 | -18.14% | 237,675.85 | -8.71% | 531,196.51 | 17.69% | 减少9.43个
百分点 | 减少26.40
个百分点 |
磷酸铁 | 24,470.58 | -2.50% | 24,752.18 | -9.95% | 24,016.55 | 24.46% | 增加7.45个
百分点 | 减少34.41
个百分点 |
其他 | 28,286.53 | 6.12% | 33,987.29 | 27.14% | 100,554.26 | 25.25% | 减少21.02
个百分点 | 增加1.89个
百分点 |
合计 | 151,120.12 | -11.07% | 296,415.32 | -4.70% | 655,767.31 | 19.10% | 减少6.37个
百分点 | 减少23.80
个百分点 |
由上表可知,2022年-2024年,公司各类产品的毛利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主要产品磷酸铁锂2023年、2024年毛利率为负,是导致公司毛利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磷酸铁锂2022年-2024年销售价格大幅下降,主要原因为磷酸铁锂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下降及销售定价中的“基价”呈下降趋势综合所致,具体分析参见前文。
(2)磷酸铁锂2022年-2024年成本分析
①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变动对磷酸铁锂成本的影响
公司磷酸铁锂的生产成本中,原材料碳酸锂占比较高,碳酸锂的采购价格对公司磷酸铁锂生产成本影响较大。由于从碳酸锂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至实现销售需要一定周期,且公司对碳酸锂保有一定安全库存,因此在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且整体呈下降趋势时,公司磷酸铁锂生产成本中的材料成本已经高于市场上碳酸锂采购价格,但磷酸铁锂的销售价格需要根据市场上碳酸锂采购价格来定价,导致碳酸锂采购成本较高而磷酸铁锂销售价格较低的错配情况。
②产能利用率较低导致磷酸铁锂生产成本较高
2022年,公司磷酸铁锂产能利用率较高,2023年及2024年,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公司磷酸铁锂订单不稳定影响产线开工率,且公司5万吨/年磷酸铁锂建设项目及6万吨/年磷酸铁锂建设项目陆续投产使用,公司产能迅速提升,因实际产能利用率较低,导致产品承担的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2022年-2024年,公司磷酸铁锂产品的产能、产量及产能利用率情况如下: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设计产能(吨/年) | 150,000.00 | 91,667.00 | 49,680.00 |
产量(吨) | 42,001.49 | 50,389.73 | 45,945.15 |
产能利用率 | 28.00% | 54.97% | 92.48% |
(3)磷酸铁锂毛利率分析
2022年-2024年,公司磷酸铁锂销售单价、单位成本及毛利率情况如下: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销售数量(吨) | 41,319.59 | 49,032.96 | 46,022.56 |
销售单价(万元/吨) | 2.38 | 4.85 | 11.54 |
单位成本 | 2.81 | 5.27 | 9.50 |
毛利率 | -18.14% | -8.71% | 17.69% |
2022年-2024年,磷酸铁锂销售毛利率与同行业对比情况如下:
可比上市公司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湖南裕能 | 7.63% | 7.30% | 12.47% |
万润新能 | 0.08% | 0.51% | 16.64% |
德方纳米 | -4.60% | 0.28% | 20.07% |
龙蟠科技 | 2.56% | -7.82% | 16.49% |
安达科技 | -18.14% | -8.71% | 17.69% |
资料来源:各公司年度报告
由上可知,公司2023年较2022年毛利率大幅下滑主要受行业影响,除
湖南裕能外,可比公司下降趋势基本一致;公司2024年较2023年毛利率持续下滑,除销售价格低及产能利用率不足等影响外,其他影响因素如下:
随着行业竞争持续加剧,下游客户对产品的技术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4年度,行业以销售第三代磷酸铁锂为主。虽然公司已经量产了第三代产品,但由于工艺相对复杂,对铁源等原材料以及前驱体材料的要求更高。同时,铁法工艺生产的磷酸铁,需要二次砂磨以满足纳米化及单体颗粒比表面积的要求,导致生产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较高。为此,公司不断开发不同工艺路线的前驱体,以满足极配及加工性能的要求;不断开发新磷酸铁锂加工工艺,切换老的工艺。
由于在新老工艺切换过程中,良品率不达预期,部分产品需要返工处理,因此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部分返工处理的产品如果不合格将形成废品,只能做废料处理。综上,导致产能利用率低及成本偏高。
2025年以来,随着行业不断好转、公司产品切换成功等因素,公司一季度产能利用率已达62.34%,相较去年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综上,2022年-2024年,公司毛利率大幅下降主要受磷酸铁锂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的影响,磷酸铁锂产品毛利率大幅下降系碳酸锂价格下降、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基价下降、产能利用率较低导致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上升等原因综合影响所致。
3、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1)公司将实时追踪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波动,积极寻求上游资源端的长期合作,对于关键原材料进行战略性采购,以合理的价格锁定长期稳定的供应。
(2)公司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与客户的合作,增加产品销售量,同时不断优化产线,降低产品成本,发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并合理规划原材料库存。
率,有效消耗新增产能。
(4)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性能;并通过改进工艺,持续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从而巩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产品毛利率水平。
二、说明各业务分类毛利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及合理性
2022年-2024年,公司分产品的毛利率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4年 | | 2023年 | | 2022年 | | 2024年较
2023年毛利
率变动 | 2023年较
2022年毛
利率变动 |
| 收入 | 毛利率 | 收入 | 毛利率 | 收入 | 毛利率 | | |
磷酸铁锂 | 98,363.01 | -18.14% | 237,675.85 | -8.71% | 531,196.51 | 17.69% | 减少9.43个
百分点 | 减少26.40
个百分点 |
磷酸铁 | 24,470.58 | -2.50% | 24,752.18 | -9.95% | 24,016.55 | 24.46% | 增加7.45个
百分点 | 减少34.41
个百分点 |
其他 | 28,286.53 | 6.12% | 33,987.29 | 27.14% | 100,554.26 | 25.25% | 减少21.02
个百分点 | 增加1.89个
百分点 |
合计 | 151,120.12 | -11.07% | 296,415.32 | -4.70% | 655,767.31 | 19.10% | 减少6.37个
百分点 | 减少23.80
个百分点 |
1、2022年-2024年磷酸铁锂毛利率变动的原因
具体论述参见本题之“一、2.毛利率持续大幅下降的原因”。
2、2022年-2024年磷酸铁毛利率变动的原因
(1)磷酸铁销售价格及单位成本变动情况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磷酸铁销量(吨) | 28,782.40 | 21,746.32 | 12,028.20 |
销售均价(万元/吨) | 0.85 | 1.14 | 2.00 |
单位成本 | 0.87 | 1.25 | 1.51 |
毛利率 | -2.50% | -9.95% | 24.46% |
2022年-2024年受市场供需关系转变、供给量增加、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生产磷酸铁主要原材料磷酸、铁源价波动下降,其中磷酸市场平均价,据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市场平均价9,025.00元/吨,2023年全年市场均价6,580.00元/吨,2024年全年市场均价6,630.00元/吨,公司磷酸铁产品销售单价相应也随之下降,使得销售价格的下降高于单位成本的下降幅度,直接导致销售毛利率下滑。
2022年-2024年受市场供需关系转变、供给量增加、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终端产品磷酸铁锂订单不稳定导致磷酸铁产线开工率不稳定,加之公司新增产能陆续投产的影响,公司2022年-2024年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产品承担的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公司产品磷酸铁2022年-2024年产能利用率对比表如下:
项目 | 年度
2024 | 年度
2023 | 年度
2022 |
设计产能(吨/年) | 150,000.00 | 120,000.00 | 60,000.00 |
生产产量(吨) | 68,589.05 | 64,780.90 | 58,772.22 |
产能利用率 | 45.73% | 53.98% | 97.95% |
2022 -2024
综上, 年 年,公司产品磷酸铁毛利率大幅下降主要受磷酸、铁源
等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下降导致毛利率下降、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包含磷酸铁在内的基价下降、产能利用率较低导致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上升等原因综合影响所致。
3、2022年-2024年其他产品毛利率变动的原因
公司其他产品为电池产品、碳酸锂、排铁料/其他等的出售,其各类产品细分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产品名称 | 2024年度 | | | 2023年度 | | | 2022年度 | | |
| 收入 | 成本 | 毛利率 | 收入 | 成本 | 毛利率 | 收入 | 成本 | 毛利率 |
碳酸锂 | 28,066.85 | 26,432.92 | 5.82% | 22,682.85 | 22,351.83 | 1.46% | 47,327.20 | 42,240.73 | 10.75% |
电池产品 | 88.33 | 105.36 | -19.28% | 1,314.10 | 1,831.67 | -39.39% | 3,804.95 | 4,881.17 | -28.28% |
排铁料/其他 | 130.81 | 16.4 | 87.46% | 9,990.35 | 580.27 | 94.19% | 49,422.11 | 28042.4 | 43.26% |
合计 | 28,285.99 | 26,554.68 | 6.12% | 33,987.29 | 24,763.78 | 27.14% | 100,554.26 | 75,164.30 | 25.25% |
由上表可知,其他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排铁料的销售收入及毛利率大幅下降所致。该业务毛利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为公司销售的磷酸铁锂废粉,为生产过程中累积产生的废料,2022年-2023年公司选择在碳酸锂价格高位时段销售该部分废料,销售价格较高,相应销售毛利率较高,而2024年因碳酸锂价格较低,公司没有销售排铁料,导致其他业务收入整体下降,毛利率大幅下降。
综上所述,2023年以来,公司所处行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受市场供需状况影响,碳酸锂价格大幅下滑,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下降一方面使得公司产品售价快速下降,另一方面库存存货成本在原材料价格下降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相对高剧导致的基价下降以及新增产能陆续投产但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而增加了单位产品固定生产成本的共同影响下,最终导致公司各产品毛利大幅下降。综上,公司各业务分类毛利率的变动具有合理性。
三、结合主要客户、供应商背景、结算条款、风险承担、收入确认时点等,说明各业务收入确认方法和金额的准确性。
2022年-2024年,公司存在核对确认收入和签收确认收入两种收入确认模式。
1、两种收入确认模式下主要客户
第一类模式的客户主要为
比亚迪、
宁德时代及中创新航,主要系该等客户为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且销售规模较大,该等客户议价能力较强;第二类模式的客户主要为第一类模式以外的其他客户。
2022年-2024年,磷酸铁锂及磷酸铁的两种收入确认模式下产品销售额及占比如下:
单位:万元/吨
项目 | 2024年 | | 2023年 | | 2022年 | |
| 销售额 | 占比 | 销售额 | 占比 | 销售额 | 占比 |
核对确认收入 | 76,462.63 | 62.25% | 159,049.06 | 60.61% | 420,025.34 | 75.65% |
签收确认收入 | 46,370.96 | 37.75% | 103,378.96 | 39.39% | 135,187.72 | 24.35% |
合计 | 122,833.59 | 100.00% | 262,428.02 | 100.00% | 555,213.06 | 100.00% |
2、两种收入确认模式下结算条款、风险承担、收入确认时点等政策
(1)2022年-2024年两种收入确认模式下结算条款政策
主要客户 | 核对确认收入模式结算条款 |
比亚迪 | 在比亚迪供应商系统中对账开票结算,到票月结0天,开具6
个月以内迪链 |
宁德时代 | 在宁德时代供应商系统中对账开票结算,电汇、汇票或双方认
可的其他方式 |
中创新航 | 在中创新航供应商系统中对账开票结算,月结后90天付180
天银票 |
主要客户 | 签收确认收入模式结算条款 |
除上述三家客户外的
其他客户 | ①南京中比:双方通过对账单对账开票结算,货到30天内,
电汇或电子承兑;
②欣旺达:双方通过对账单对账开票结算,发票月结60天,开
具6个月以内承兑汇票;
③江苏海吉:双方通过对账明细表对账开票结算,货到票到
30天内,6个月银行承兑汇票 |
注:签收模式涉及客户数量较多,结算条款存在差异,仅选取部分客户列示。
(2)2022年-2024年公司核对确认收入模式下风险承担政策
公司确认收入主要以核对确认收入为主,公司按照“根据月末核对销售情况确认收入”的为
比亚迪、
宁德时代及中创新航,上述客户签订合同中涉及控制权转移的约定如下:
客户名称 | 合同中关于所有权转移及验收约定 |
比亚迪 | 《电池产品生产性物料采购通则》
3.6供方提供的产品经验收入库,但需方开箱使用产品时,发现供方提供的
产品存在短装或错装的,供方必须及时调配或更换同类产品,所发生的一
切费用由供方承担
3.8.7供方发到需方的产品,自到达需方指定接收地点或仓库,完成产品交
接后,需方负责产品的保管;需方或需方委托的第三方签字或盖章确认的
送货清单只作为供方产品到货的凭据
5.2.2供方对其产品自交付需方之日起至本协议约定质保期起始日期(需方
开始使用供方产品之日起)前,仍承担质量保证责任。《采购订单》若供
方出现质量问题,购方可按以下处理:(1)换货;(2)由供方提供具有
相同功能的替代品;(3)在购方处重工,由供方承担重工费用;(4)扣
除差价,降级使用;(5)退货;(6)取消本订单一部分或全部 |
宁德时代 | 《框架采购合同》
4.3.8若发现交付标的有任何缺陷,甲方应尽快通知乙方。乙方充分了解,
甲方无法在收到货物后立即对所有进货是否符合规范进行检验,并且有些
缺陷只有在涉及标的的产品的后续生产、加工、存储、运输乃至使用过程
中才会发现。在此情况下,乙方放弃对迟延的缺陷通知提出异议
4.7.5如因乙方包装不良导致标的毁损(包括甲方接收标的后),乙方应承
担甲方因此而产生的一切直接及间接损失
4.8.2甲方若发现交付的标的有任何缺陷,应尽快通知乙方。乙方则应立即
根据甲方的通知通过维修、替换、补足或退回等措施予以有效补救,并赔
偿甲方因此遭受的一切损失
4.8.8乙方因本合同所应承担的一切义务与责任并不因甲方完成验收而减轻
或免除
5.5如果交付的标的有缺陷,甲方享有以下权利:(1)如果在开始生产前
发现缺陷,除非甲方认为是不合理的,甲方应允许乙方挑选出缺陷标的,
找出缺陷后进行后续(替代)交货,如果乙方未能准时实施该等行为,则
甲方有权在不给予任何期限通知的情况下立即终止采购订单,并将标的退
回乙方,退回标的毁损灭失的风险和相应费用由乙方承担。(2)如果开始
生产后发现缺陷,若甲方选择更换缺陷标的,则乙方应负责在甲方要求的
期限内提供更换件并赔偿甲方因更换缺陷标的产生的一切费用及损失包括
但不限于运输费用以及拆装费用。若甲方选择另行购买标的,则乙方应赔
偿甲方因此产生的一切费用及损失 |
中创新航 | 《采购框架协议》
5.2在产品送达约定地点后十个工作日内,买方应对产品的数量、型号和包
装进行初步检验。买方确认收货并不免除供应商依本协议及相关法律法规
所应承担的产品质量责任。在产品进一步检验(如有)以及组装、销售、
分销、使用以及买方客户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存在不合规产品,买方有权
自主选择:(1)让步接受,但不影响买方行使其他可获得的救济权利;或
(2)自行或要求供应商筛选;或(3)要求维修或用合格产品替换,如更
换或经修理后的产品交货期迟于采购订单中规定或买方另行指定的交货期
的,供应商还应按照本协议第4.2款承担迟延履行的违约责任;或(4)退
回不合规产品,或取消采购订单,且买方同时有权要求供应商承担相应的
违约责任 |
公司的主要客户中,
比亚迪、
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均为动力电池行业头部的公司,市场占有率极高,在产业链上占据强势地位,对于上游供应链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和话语权。根据公司与对方的合同约定,并结合实际操作来看,该等客户均可在公司与其核对销售情况前退回商品、取消订单等,因此判断控制权是否转移的关键为“月末公司与客户就当月销售情况核对无误后确认”,即对方认可控制权转移为收入确认时点。
公司以“客户确认收到产品”作为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的时点,并将核对记录作为具体依据,如下表所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
—收入》判断客户是否已取
得商品控制权的迹象 | 是否符合客户
取得商品控制
权的迹象 | 具体分析 |
企业就该商品享有现时收款
权利,即客户就该商品负有
现时付款义务 | 是 | 公司与比亚迪、中创新航及宁德时代核对
后,客户即负有现时付款义务,需要在账
期内向发行人付款 |
企业已将该商品的法定所
有权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
拥有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 | 是 | 公司与比亚迪、中创新航及宁德时代核对
后,客户确认了当月收到发行人的产品,
表明商品的法定所有权已转移 |
企业已将该商品实物转移给
客户,即客户已实物占有该
商品 | 是 | 公司与比亚迪、中创新航及宁德时代核对
后,客户确认了当月收到发行人的产品,
表明商品实物已转移 |
企业已将该商品所有权上的
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客
户,即客户已取得该商品所
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 | 是 | 公司与比亚迪、中创新航及宁德时代核对
后,客户确认了收到发行人的产品,表明
客户已取得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
报酬 |
客户已接受该商品 | 是 | 公司通过与比亚迪、中创新航及宁德时代
核对后,客户确认了当月收到发行人的产
品,表明客户已接受商品 |
相关核对记录,表明客户已根据合同约定取得商品控制权,发行人相应确认收入,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3)2022年-2024年两种收入确认模式下下收入确认时点及依据
两种收入确认模式下收入确认时点及依据具体如下:
收入确认类别 | 收入确认时点 | 收入确认依据 |
核对确认收入 | 客户收货后进行数量核对,月末公司与客户
就当月销售情况核对无误后确认销售收入 | 客户系统核对记录、对公
邮件核对记录 |
签收确认收入 | 客户收货后进行签收,根据签收单确认销售
收入 | 签收单 |
(4)行业收入确认模式
经查阅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公开披露文件,收入确认模式如下:
公司名称 | 类别 | 内销收入确认的具体政策 |
湖南裕能 | 验收确认 | 公司根据与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或订单约定的交货期将货物
运至购买方指定交货地点,移交给客户并经客户签收确认收
入 |
| 签收并经客户入
库确认收入 | 公司根据与其签订的销售合同或订单约定的交货期将货物运
至购买方指定交货地点,移交给客户签收并经客户入库确认
收入 |
| 签收并经客户入
库领用确认收入 | 公司根据与其签订的销售合同或订单约定的交货期将货物运
至购买方指定交货地点,移交给客户签收并经客户领用确认
收入 |
万润新能 | 签收确认 | 公司以商品已经发出、移交给客户并签收作为收入确认的具
体时点 |
| 签收并经客户入
库或领用确认 | 公司以商品已经发出、移交给客户签收并经客户入库或领用
作为收入确认的具体时点 |
德方纳米 | 验收确认 | 公司已根据合同约定将产品交付给客户且客户已接受该商
品,已经收回货款或取得了收款凭证且相关的对价很可能收
回,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转移,商品的法定所
有权已转移 |
龙蟠科技 | 签收确认 | 收货并对账确认后,公司确认销售收入 |
| 签收并经客户入
库领用确认收入 | 有部分集团客户实行零库存管理制度,根据双方约定,双方
每月对集团客户使用的商品数量核对及金额对账后确认销售
收入 |
安达科技 | 签收确认 | 客户收货后进行签收,根据签收单确认销售收入 |
| 签收并经客户入
库领用确认收入 | 客户收货后进行数量核对,月末公司与客户就当月销售情况
核对无误后确认销售收入 |
资料来源:各公司年度报告
公司寄售模式下,以实际签收并耗用后视为产品的所有权转移,公司收到客户的订单后,根据订单要求将产品发送至指定寄售仓库。货物送达后由双方办理签收手续。客户从寄售仓实际领用货物后,在供应商管理系统中录入领用信息,双方每月按照供应商管理系统中的实际领用数量并双方就数据对账后进行结算。
经查询同行业可比公司中
万润新能、
湖南裕能及
龙蟠科技对于上述客户的收入确认时点描述为“经客户入库确认收入”、“经客户入库或领用确认收入”、“双方每月对集团客户使用的商品数量核对及金额对账后确认销售收入”,但根据公司与该等客户的合同及实际操作来看,入库并不意味着控制权的转移,且公司无法知悉客户是否对产品进行了领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公司在月末与该等客户核对当月销售情况,此时相关商品的状态只能是客户入库或领用。因此公司将收入确认时点表述为“月末公司与客户就当月销售情况核对无误后确认销售收入”与
湖南裕能、
万润新能及
龙蟠科技不存在实质性差异,公司收入确认的具体政策与可比公司基本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公司2022年-2024年各业务收入确认政策充分考虑了业务实质、合同约定及行业惯例,遵循了真实性、一贯性、谨慎性等原则,收入确认金额是准确的,且其确认方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四、年审会计师的核查程序和核查意见
1、核查程序
年审会计师主要执行了以下核查程序及获取相关审计证据:
(1)了解和评价管理层与收入确认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2)公开信息查询了解碳酸锂价格趋势、市场环境;
(3)获取产品销售台账、原材料采购台账对公司原材料价格与销售价格错配情况进行分析;
(4)获取产能利用统计表及生产能力调查表等资料,分析产能的变动对公司的毛利率影响;
(5)获取生产成本计算表,分析碳酸锂价格的变化对各类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
(6)获取主要客户销售报价单,检查销售定价机制和原材料价格变动趋势(7)获取公司的销售明细表,并针对不同期间、不同产品等多维度销售情况履行分析程序;
(8)获取销售明细表及公司与客户签署的协议及订单,结合收入占比、合同约定、存货管理等方面,分析收入确认时点的准确性;
(9)执行营业收入细节测试,检查主要客户合同,出库单、发票、发货单、对账单等,评价相关收入确认是否符合公司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及行业惯例;(10)选取样本检查销售合同,识别与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相关的合同条款与条件,评价收入确认时点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2、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1)公司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毛利率持续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市场竞争激烈,碳酸锂价格下降,磷酸铁锂产品销售价格及销售数量下降;二受主要客户的销售定价中的“基价”呈下降趋势,导致公司主要产品磷酸铁锂销售单价的下降;此外,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也是影响收入及毛利下降的原因之一;
(2)公司2022年-2024年各业务分类毛利率变动的主要原因:①磷酸铁锂毛利率下降的原因见前述第(1)条;②磷酸铁毛率利下降的原因主要受终端产品磷酸铁锂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导致包含磷酸铁在内的基价下降,同时因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的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上升,最终导致磷酸铁毛率利下降;③其他业务毛利下降的主要原因为2022至2023年,公司在碳酸锂价格高位时对外销售了大量的排铁料,2024年则因碳酸锂价格较低未销售排铁料,因排铁料销售毛率较高,从而导致2024年其他业务的毛率下降。因此,各业务分类毛利率的变动具有合理性;
(3)公司已说明两种收入确认模式下销售额及占比、收入确认时点及依据、结算政策等情况;公司收入确认政策充分考虑了业务实质、合同约定及行业惯例,相关会计处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收入确认金额准确。
问题2:关于存货跌价准备
报告期末,你公司存货账面余额为4.85亿元,较期初同比增长8.09%,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680.09万元,同比增长13.18%。其中在产品1,664.38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委托加工物资账面余额48.25万元,存货跌价准备34.04万元,与期初数值一致。
请你公司:
(1)结合市场需求、在手订单、存货管理、存货周转等情况,说明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本期存货规模较期初同比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2)结合存货的类别、库龄、市场需求、产品市场价格及销售情况、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与测算过程,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合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相关情况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重大差异;(3)说明委托加工物资的账面余额、存货跌价准备期末数与期初数相同的原因。
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说明采取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及结论。
回复:
一、结合市场需求、在手订单、存货管理、存货周转等情况,说明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本期存货规模较期初同比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1、结合市场需求、在手订单、存货管理、存货周转等情况
(1)报告期末与期初存货构成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 | 期末余额 | | | 期初余额 | | |
| 账面余额 | 存货跌价
准备 | 账面价值 | 账面余额 | 存货跌价
准备 | 账面价值 |
原材料 | 13,452.18 | 2,110.56 | 11,341.62 | 11,727.82 | 1,908.60 | 9,819.22 |
在产品 | 1,664.38 | - | 1,664.38 | 256.74 | - | 256.74 |
库存商品 | 7,543.31 | 1,590.45 | 5,952.85 | 6,985.79 | 1,855.76 | 5,130.03 |
发出商品 | 2,769.13 | 373.82 | 2,395.31 | 8,426.06 | 472.86 | 7,953.20 |
委托加工
物资 | 48.25 | 34.04 | 14.20 | 48.25 | 34.04 | 14.20 |
自制半成
品 | 22,844.74 | 1,571.21 | 21,273.53 | 17,006.89 | 747.16 | 16,259.73 |
包装物 | 212.93 | - | 212.93 | 449.99 | - | 449.99 |
合计 | 48,534.91 | 5,680.09 | 42,854.83 | 44,901.53 | 5,018.43 | 39,883.11 |
由上表可知,报告期末存货规模增长主要为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及自制半成品的增长。
(2)市场需求、在手订单及存货管理
①市场需求
回顾2024年,磷酸铁锂市场供需波动较大,整体上从一季度的行业去库状态逐渐转成累库,从二季度起,供需便开始逐渐拉大,虽然在年中由于产量小幅下滑,导致需求小幅超过供应,但很快供需差距又开始被拉开,全年行业为产量过剩状态。
分季度来看,一季度整体磷酸铁锂价格较为稳定,主要是受春节假期影响,供需双弱,库存有所降低,2月下旬,终端
新能源市场回暖,下游磷酸铁锂采购增加,市场逐渐回温,供需双增,整体维稳运行。二季度初,整体市场持续回温,工业级磷酸一铵价格涨势迅猛,加之碳酸锂价格缓慢上行,整体价格有增长迹象,二季度末受碳酸锂下行影响开始降价。第三季度,市场进入
新能源旺季,需求向好,产量增加,但受到原料磷酸铁和碳酸锂价格一同价格下行,铁锂价格延续下行趋势,且由于中端动力产品技术门槛较低,供应充足,产品议价权较低,价格下行加快。第四季度,年末受到海外抢装等因素刺激,需求猛增,行业开工率一度超60%,但原料价格整体变化量不大,磷酸铁锂价格相对稳定。
②公司截止2024年12月31日在手订单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磷酸铁锂在手订单数量需求为3,207.68吨,其中即时性、短期在手订单303.28吨,长期合作协议订单2,904.40吨;磷酸铁在手即时性、短期在手订单2,880吨。
③公司存货管理
公司销售部根据实际订单及预测订单情况编制月度销售计划预测,下达至生产部门。公司生产部门按照月度销售计划预测制定生产计划、自主实施生产。
公司原材料采购周期、备货周期一般为10-15天,公司生产周期一般在一个月以内,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发货。
(2)公司存货周转率
2024年公司存货周转率如下:
项目 | 2024年期末 |
存货(万元) | 42,854.83 |
存货较年初增减变动 | 7.45% |
存货周转率(次) | 4.06 |
2、公司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本期存货规模较期初同比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2024年,公司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随着整体市场持续回温,订单逐渐增加,公司相应增加生产量,根据公司存货管理模式,相应进行备货。2024年第四季度,整体市场需求增加,公司订单大幅增加,公司相应存货规模增长。2025年一季度,公司磷酸铁锂实现销售21,010.88吨,占2024年全年的50%,磷酸铁锂的销量大幅增长,与公司2024年末存货增长规模相匹配,公司存货规模变动具有合理性。
二、结合存货的类别、库龄、市场需求、产品市场价格及销售情况、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与测算过程,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合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相关情况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1、公司存货的类别、库龄情况
单位:万元
项目 | 1年以内 | 1年以上 | 合计 |
原材料 | 10,813.75 | 2,638.43 | 13,452.18 |
发出商品 | 2,762.35 | 6.78 | 2,769.13 |
委托加工物资 | - | 48.25 | 48.25 |
自制半成品 | 21,777.71 | 1,067.03 | 22,844.74 |
在产品 | 1,664.38 | - | 1,664.38 |
库存商品 | 5,983.69 | 1,559.62 | 7,543.31 |
包装物 | 177.88 | 35.04 | 212.93 |
合计 | 43,179.76 | 5,355.15 | 48,534.91 |
公司存货由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自制半成品及包装物构成,其中原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及自制半成品为存货余额的主要构成部分,占期末存货余额的96.03%。公司一年以内存货占比为89.37%。
2、市场需求、主要产品市场价格及销售情况
近年来,在国家“双碳”战略和行业“风口”机遇的驱动下,各路资本加速涌入磷系
新能源材料赛道,引发史无前例的磷系电池及材料“投资潮”、“扩产潮”,推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迅速从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行业进入结构性产能过剩阶段,磷酸铁锂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和行业
结构调整的双重挑战,各磷酸铁锂企业承担的经营压力与日俱增。据SMM数据,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2024度跌幅超过20%。期货市场方面,进入2024年,碳酸锂期货跌势较2023年的“滑铁卢式俯冲”有明显收窄,但其最低一度曾跌至6.82万元/吨,最终碳酸锂期货年线收跌27.71%。因此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呈下跌趋势,同时本期主要产品磷酸铁锂销售量较上年同期呈下降趋势。公司在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时,已充分考虑了价格波动影响。
3、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报告期末,公司对存货进行全面盘点后,按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提取或调整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取得时按照实际成本计价,领用或发出存货时,按加权平均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1)产成品、发出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以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如果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为计量基础。用于出售的材料等,以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该材料按成本计量;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存货跌价准备一般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存货类别计提。
4、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过程
公司对于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的依据为可变现净值。公司主要存货品类的存货跌价准备计算具体过程如下:
单位:万元
科目 | 产品分类 | 账面余额 | 估计售价 | 减:将要发生的
成本/销售费用
及相关税费 | 可变现净值 | 减值金额 | 计提原因 |
库存商品 | 磷酸铁A | 411.04 | 144.36 | 1.98 | 142.38 | 268.66 | 无法满足最新的市 |
科目 | 产品分类 | 账面余额 | 估计售价 | 减:将要发生的
成本/销售费用
及相关税费 | 可变现净值 | 减值金额 | 计提原因 |
| 料/D料 | | | | | | 场性能技术指标 |
库存商品 | 磷酸铁D7
料 | 3,210.54 | 2,923.59 | 40.05 | 2,883.54 | 327.00 | 产品成本较高,账面
成本高于预计可变
现净值 |
库存商品 | 排铁料 | 379.62 | 386.16 | 5.29 | 380.87 | | 测试无减值 |
库存商品 | 磷酸铁锂
B7 | 2,340.11 | 2,208.66 | 30.35 | 2,178.31 | 161.80 | 产品成本较高,账面
成本高于预计可变
现净值 |
发出商品 | 磷酸铁 | 801.61 | 728.59 | 9.98 | 718.61 | 83.00 | 产品成本较高,账面
成本高于预计可变
现净值 |
发出商品 | 磷酸铁锂
B7 | 2,099.00 | 1,836.75 | 26.88 | 1,809.87 | 289.13 | 产品成本较高,账面
成本高于预计可变
现净值 |
自制半成
品 | 磷酸铁 | 1,067.03 | 726.60 | 9.95 | 716.65 | 350.38 | 瑕疵品,需重新加工 |
自制半成
品 | 磷酸铁 | 6,642.00 | 6,477.71 | 96.18 | 6,381.53 | 260.47 | 产品成本较高,账面
成本高于预计可变
现净值 |
在产品 | 磷酸铁 | 282.28 | 257.53 | 3.65 | 253.88 | 28.40 | 产品成本较高,账面
成本高于预计可变
现净值 |
自制半成
品 | 磷酸铁锂
B7 | 4,036.30 | 3,278.22 | 44.91 | 3,233.31 | 802.99 | 瑕疵品,需重新加工 |
自制半成
品 | 磷酸铁锂
B7 | 11,099.42 | 11,136.11 | 153.80 | 10,982.31 | 117.11 | 产品成本较高,账面
成本高于预计可变
现净值 |
在产品 | 磷酸铁锂
B7 | 1,382.10 | 1,389.50 | 19.23 | 1,370.27 | 11.83 | 产品成本较高,账面
成本高于预计可变
现净值 |
原材料 | 白砂糖 | 167.08 | 132.61 | | 132.61 | 34.47 | 进一步加工生产的
产品成本高于市场
价格导致减值 |
原材料 | 电池级氢
氧化锂 | 299.42 | 231.93 | | 231.93 | 67.49 | |
原材料 | 电池级碳
酸锂 | 6,715.05 | 5,226.49 | | 5,226.49 | 1,488.56 | |
原材料 | 二水磷酸
铁 | 10.19 | 7.83 | | 7.83 | 2.36 | |
原材料 | 黄磷 | 96.07 | 80.23 | | 80.23 | 15.84 | |
原材料 | 离子膜氢
氧化钠 | 1.38 | 1.15 | | 1.15 | 0.23 | |
科目 | 产品分类 | 账面余额 | 估计售价 | 减:将要发生的
成本/销售费用
及相关税费 | 可变现净值 | 减值金额 | 计提原因 |
原材料 | 磷酸 | 178.81 | 151.36 | | 151.36 | 27.45 | |
原材料 | 七水硫酸
亚铁 | 1.84 | 1.54 | | 1.54 | 0.30 | |
原材料 | 双氧水 | 17.46 | 14.66 | | 14.66 | 2.80 | |
原材料 | 铁源 | 862.92 | 725.95 | | 725.95 | 136.97 | |
原材料 | 外购磷酸
铁 | 1,209.33 | 946.45 | | 946.45 | 262.88 | |
原材料 | 氧化锆球 | 18.14 | 5.28 | | 5.28 | 12.86 | 冷背残次备品备件 |
原材料 | 电池材料 | 233.37 | 175.03 | | 175.03 | 58.34 | 长库龄原材料,账面
成本高于预计可变
现净值 |
库存商品 | 蓄电池 | 1,202.00 | 369.01 | | 369.01 | 832.99 | 产品成本较高,账面
成本高于预计可变
现净值 |
发出商品 | 蓄电池 | 6.78 | 5.05 | | 5.05 | 1.73 | |
委托加工
物资 | 极片 | 48.25 | 14.21 | | 14.21 | 34.04 | |
合计 | 44,819.18 | 39,582.60 | 442.25 | 39,140.35 | 5,680.08 | —— | |
综上所述,公司期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及时充分、合理,且符合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