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扬经开 (127506):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17扬州开发债跟踪评级报告
|
时间:2022年06月30日 15:41:40 中财网 |
|
原标题:PR扬经开 :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17扬州开发债跟踪评级报告

跟踪评级概述
编号:【新世纪跟踪[2022]101051】
评级对象: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17扬州开发债
主体信用等级 评级展望 债项信用等级 评级时间
本次跟踪
AA 稳定 AAA 2022年 6月 29日
前次跟踪:
AA 稳定 AAA 2021年 6月 30日
首次评级:
AA 稳定 AAA 2017年 6月 23日
主要财务数据
2022年
2019年
项 目 2020年 2021年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本
评级机构)对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集团)
有限公司(简称扬州经开、发行人、该公司或公
司)及其发行的 17扬州开发债的跟踪评级反映
货币资金 50.78 50.50 62.37 71.42
了 2021年以来扬州经开在区域环境、股东支持
刚性债务 249.74 302.77 345.12 365.00
及债券担保增信等方面保持优势,同时也反映了
250.93 248.56 249.63 249.71
所有者权益
公司在即期债务偿付、项目投融资、往来占款、
2.17 -8.87 9.52 4.39
对外担保等方面继续面临压力与风险。
541.72 598.60 665.11 709.84
总资产
292.05 351.32 417.03 461.92
总负债
主要优势:
刚性债务 293.41 309.00 363.09 406.30
? 良好的外部环境。跟踪期内,扬州市及经开区
249.68 247.28 248.08 247.92
所有者权益
经济持续发展,为扬州经开提供了良好的外部
19.13 20.07 22.42 5.10
营业收入
2.61 3.02 2.44 0.42
净利润
环境。
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量 7.57 -15.10 0.44 -13.69
? 股东支持力度大。作为经开区主要的投融资主
4.53 5.29 5.20 -
EBITDA
53.91 58.69 62.70 65.07 体,跟踪期内,扬州经开在项目获取以及资金资产负债率[%]
134.18 128.21 93.54 102.59
长短期债务比[%]
补助等方面可获得政府的积极支持。
营业利润率[%] 18.41 20.38 15.13 12.46
? 担保增信持续有效。17扬州开发债由江苏信
短期刚性债务现金覆盖率
66.86 53.69 46.26 52.39
[%]
保集团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
营业收入现金率[%] 106.74 111.99 134.21 119.72
证担保,可有效提高本期债券的到期偿付安全
非筹资性现金净流入量与
-19.89 -9.50 -8.38 -
性。
刚性债务比率[%]
0.47 0.61 0.49
EBITDA/利息支出[倍] -
0.02 0.02 0.02 -
172.17 223.40 264.83 -
总资产
104.52 136.36 158.59 - ? 即期债务偿付压力大。跟踪期内,由于项目建股东权益
担保发生额 880.93 1221.50 1300.42 -
设持续投入以及应收欠款规模大幅增加,扬州
6.90 7.31 7.78 -
直接担保放大倍数[倍]
注:发行人数据根据扬州经开经审计的 2019-2021年及未经审计的
公司短期刚性债务规模大幅扩张,即期债务偿
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整理、计算。担保方数据根据江苏信
付压力大。
保集团经审计的 2019-2021年财务数据整理、计算。
? 项目建设投融资压力。跟踪期内,扬州经开在
分析师
建项目投入规模较大,且在建及拟建房地产项
李艳晶 liyj@shxsj.com
目资金需求仍较大,项目收益受房地产市场波
邵一静 syj@shxsj.com
Tel:(021) 63501349 Fax: (021)63500872 动影响较大,公司项目建设投融资压力上升。
上海市汉口路 398号华盛大厦 14F
? 回款压力大。扬州经开资产主要集中于土地资
http://www.shxsj.com
产、项目开发成本和应收欠款,土地资产受限
http://www.shxsj.com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17扬州开发债
跟踪评级报告
跟踪评级原因
按照 2017年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总公司企业债券(简称“17扬州开发债”)信用评级的跟踪评级安排,本评级机构根据扬州经开提供的经审计的 2021年财务报表、未经审计的 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数据,对扬州经开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现金流量及相关风险进行了动态信息收集和分析,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因素,进行了定期跟踪评级。
该公司于 2017年 7月公开发行了 11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债券 17扬州开发债,期限为 7年,同时设置了本金提前偿付条款,在债券存续期内的第 3至 7年末分别按照债券发行总额的 20%的比例偿还债券本金。17扬州开发债采用固定利率形式,票面年利率为 5.28%,募集资金中 7亿元用于扬州智谷科技综合体一期工程项目,4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募投项目已完工,募集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截至 2021年 6月 21日,17扬州开发债待偿还本金余额为 6.6亿元。
截至 2022年 6月 21日,该公司存续期债券情况如下,本息支付情况正常。
图表 1. 公司已发行债券概况
发行日期 | 发行规模
(亿元) | 当前余额
(亿元) | 发行期限
(年) | 下一行权日 | 票面利率
(当期)% |
2017-07-05 | 11.00 | 6.60 | 7 | 2022-07-06 | 5.28 |
2017-08-09 | 10.00 | 10.00 | 5 | 2022-08-10 | 7.00 |
2019-04-10 | 5.00 | 5.00 | 5 | -- | 5.50 |
2019-06-20 | 5.00 | 5.00 | 5 | -- | 5.20 |
2019-06-27 | 3亿美元 | 3亿美元 | 3 | -- | 5.50 |
2020-03-04 | 5.00 | 5.00 | 5 | -- | 3.94 |
2020-03-24 | 2.00 | 2.00 | 5 | -- | 4.20 |
2020-04-08 | 5.00 | 5.00 | 3 | -- | 3.30 |
2020-04-22 | 5.00 | 5.00 | 3 | -- | 3.18 |
2020-04-28 | 3.00 | 3.00 | 15 | 2023-04-29 | 4.20 |
2020-05-21 | 5.00 | 5.00 | 5 | 2023-05-22 | 3.70 |
2020-07-14 | 3.00 | 3.00 | 3 | -- | 4.10 |
2020-07-24 | 5.00 | 5.00 | 5 | -- | 4.30 |
2020-07-28 | 5.00 | 5.00 | 5 | 2023-07-29 | 4.50 |
发行日期 | 发行规模
(亿元) | 当前余额
(亿元) | 发行期限
(年) | 下一行权日 | 票面利率
(当期)% |
2020-09-21 | 3.40 | 3.40 | 5 | 2023-09-23 | 4.48 |
2020-11-25 | 4.80 | 4.80 | 6 | 2023-11-27 | 4.79 |
2021-02-08 | 5.00 | 5.00 | 5 | -- | 4.90 |
2021-09-14 | 5.00 | 5.00 | 5 | 2024-09-15 | 4.00 |
2021-09-17 | 10.00 | 10.00 | 5 | 2024-09-23 | 4.15 |
2021-09-22 | 5.00 | 5.00 | 5 | 2024-09-24 | 3.59 |
2021-10-29 | 6.00 | 6.00 | 1 | -- | 3.49 |
2021-11-22 | 2.50 | 2.50 | 5 | -- | 3.77 |
2021-11-22 | 2.50 | 2.50 | 3 | -- | 3.38 |
2022-01-06 | 5.00 | 5.00 | 1 | -- | 2.95 |
2022-01-20 | 4.00 | 4.00 | 1 | -- | 2.89 |
2022-01-25 | 5.00 | 5.00 | 1 | -- | 2.60 |
2022-03-03 | 5.00 | 5.00 | 5 | 2025-03-04 | 3.55 |
2022-04-13 | 5.00 | 5.00 | 5 | 2025-04-15 | 3.60 |
2022-04-14 | 3亿美元 | 3亿美元 | 3 | -- | 4.00 |
2022-04-18 | 5.00 | 5.00 | 5 | 2025-04-20 | 3.57 |
2022-04-25 | 2.60 | 2.60 | 7 | 2025-04-27 | 3.80 |
2022-06-15 | 5.00 | 5.00 | 5 | 2025-06-17 | 3.48 |
-- | 149.8亿元
+6亿美元 | 145.4亿元
+6亿美元 | - | -- | -- |
资料来源:Wind(截至 2022年 6月 21日)
业务
1. 外部环境
(1) 宏观环境
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疫情形势因变异毒株的高传染性而依然严峻,受通胀压力持续上升、货币政策收紧、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加剧等多因素影响,全球经济恢复节奏放缓,我国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仍然较高。国内经济在年初的较好表现后再遭疫情冲击,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压力。短期内,宏观政策将主要围绕“稳增长”开展,实现年度增长目标任重道远;从中长期看,在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潜力的基础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保持不变。
2022年第一季度,新冠疫苗接种持续推进,病毒变异后的高传染性以及部分国家防疫措施放松导致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全球通胀压力保持高位,经济恢复节奏放场运行带来挑战。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地缘政治局势进一步紧张,对全球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已逐步显现。总体上,疫情、通胀、美联储政策收紧、债务压力、俄乌冲突将继续影响全球经济修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依旧较高,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有利于我国应对这种不稳定的外部环境。
我国经济年初表现较好,但新冠变异毒株在全国较大范围的快速传播再次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失业率阶段性上升,消费者物价指数温和增长,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虽从高位回落但幅度仍较大。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活动增长相对较快,而与地产、教育、交通、餐饮、穿着相关的传统制造业普遍低迷;能源原材料、
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行业的经营绩效增长良好,其余工业行业在成本的大幅上升侵蚀下,盈利增长普遍承压。消费增长受疫情的影响波动明显,汽车对商品零售形成较大拖累,餐饮与疫情前的差距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与基建投资增长相对较快,而房地产投资则持续下行;在高基数、产业链优势逐步回归常态以及海外修复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下,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人民币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我国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创新能力、坚持扩大内需、推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等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局面的长期政策部署;宏观政策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与逆周期调节相结合,为短期内稳定经济大盘提供支持。我国财政政策保持积极,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推出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对特定主体和薄弱领域提供精准支持,财政支出节奏显著加快;政策层面严禁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强化监管监测,妥善化解存量债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央行加大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地方政府债发行节奏加快,以及政策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均有利于实体部门宽信用,而在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基调下,实体融资增速回升空间有限。我国金融监管持续完善,切实且严肃地践行金融法治,并通过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治理机制,提高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为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2022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5.5%左右的增长目标在疫情的再度冲击下任重道远,短期内宏观政策将主要围绕“稳增长”开展:预计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目标将导致高技术制造业与高排放行业生产活动延续分化;疫情仍是导致消费波动的重要因素;制造业投资有基础保持较快增长,基建投资在适度超前基建以及前期政策成效显现带动下增速提升,房地产投资惯性下滑后才会逐步趋稳;出口增长仍有韧性,但外部需求恢复节奏放缓会导致增速回落。从中长期看,在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潜力的基础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保持不变。
(2) 行业环境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不断完善,城投企业运营随之逐步规范。继 43号文以来,城投企业的政府融资职能被明确剥离,其所面临的融资政策环境持续调整,但城市基础设施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物质基础,未来建设需求持续存在,城投企业作为其中的主要参与者,其重要性中短期内仍将继续保持,且随着政府预算管理等制度的逐步完善,城投企业的业务开展模式渐趋规范,市场化转型进度不断推进。2021年以来,疫后经济逐步修复,政府隐性债务管控政策常态化趋严,城投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收紧。中短期内,政府隐性债务“控增化存”的政策导向预计仍将延续,“分类管控”和房地产调控等因素或将加剧区域融资分化。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
驱动力,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等有着积极的作用。近年,全国各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和渠道日益丰富,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之一,其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持续任务,城投企业作为其中的主要参与者,其重要性预计中短期内仍将继续保持。
城投企业业务范围广泛,包括市政道路、桥梁、轨道交通、铁路、水利工程、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以及土地开发整理、公用事业、保障房项目建设等多个领域。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城投企业初期作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债务规模也不断增大,风险有所积聚。为进一步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国务院于 2014年 9月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简称“43号文”),明确提出政府债务不得通过企业举借,剥离城投企业的融资职能。此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日益严格,城投企业所面临的融资政策环境持续调整,但其运营及融资的规范程度总体呈提升趋势,市场化转型的进度也不断推进。具体来看,2017年至 2018年上半年,随着财政部首次问责部分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担保行为,以及一系列地方融资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行业监管力度显著趋严,“疏堵结合”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逐步建立。2018年下半年至 2019年,随着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保障城投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等意见的发布,城投企业融资政策环境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2020年初,我国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应对疫情冲击、稳固经济增长,基建扩容被普遍认为是重要抓手之一,城投企业作为地方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实施主体,其在逆周期调节及社会维稳中的作用有所加强,全年融资环境整体相对宽松。
2021年以来,随着疫后经济逐步修复,政府隐性债务“控增化存”监管政策常态化趋严,城投企业融资环境总体有所收紧。2021年 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发布,再次提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严禁地方政府以企业债务形式增加隐性债务。同年,沪深交易所公司债发行上市审核指引、银保监发[2021]15号文及补充通知等政策出台,明确了侧重于对小规模或者承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城市建设企业等的融资管理条款,增加了相关主体部分融资渠道的限制。城投企业债务增速放缓,但区域融资分化继续,头部地区城投企业净融资规模依然扩张,且在融资成本方面具有良好的议价能力,尾部区域城投企业再融资压力有所加大,净融资规模受限。
2022年,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政策主基调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建设主体,城投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预计仍有一定保障,存量债务周转及应政策要求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相关的资金需求有望获得支持,但同时预计政府隐性债务“控增化存”的政策导向仍将延续,城投企业融资仍会受到重点管控,业务模式调整和市场化转型仍是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监管层面对于高债务地区、低层级城投企业的关注度提高,在“分类管控”和房地产调控等政策综合影响下,区域融资分化或将加剧,债务负担重、土地财政依赖度高而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下行区域的城投企业整体再融资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
(3) 区域经济环境
跟踪期内,扬州市积极推进工业
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群快速集聚壮大,地方经济保持增长态势。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具有 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扬州市现辖广陵、邗江、江都 3个区和宝应 1个县,代管仪征、高邮 2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 6591.21平方公里,2021年末常住人口 457.7万人,城镇化率为 71.42%。
跟踪期内,扬州市积极推进工业
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群快速集聚壮大,地方经济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696.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4%,增速较上年上升 3.9个百分点,由于上年基数较低以及生产经营稳步恢复,经济增速回升显著。从江苏省各地级市经济总量情况来看,扬州市经济总量排名中游,2021年在全省 13个地市中排名第 7位。2021年,扬州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317.18亿元,增长 3.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3207.37亿元,增长 9.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3171.87亿元,增长 6.2%;三次产业
结构调整为 4.7:47.9:47.4。
图表 2. 近年来扬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速情况
2019年 | | 2020年 | | 2021年 | | |
金额 | 增幅
(%) | 金额 | 增幅
(%) | 金额 | 增幅
(%) | 金额 |
5850.08 | 6.8 | 6048.33 | 3.5 | 6696.43 | 7.4 | 1696.82 |
292.80 | 1.4 | 307.10 | 2.9 | 317.18 | 3.0 | 35.33 |
2778.21 | 7.6 | 2786.35 | 3.6 | 3207.37 | 9.2 | 812.43 |
2779.07 | 6.6 | 2954.88 | 3.5 | 3171.87 | 6.2 | 849.06 |
-- | 8.5 | -- | 6.3 | -- | 13.0 | -- |
-- | 6.1 | -- | -1.5 | -- | 1.2 | -- |
1655.90 | 6.3 | 1379.29 | -3.1 | 1480.92 | 7.4 | 410.90 |
779.88 | -5.7 | 770.20 | -1.1 | 969.10 | 25.5 | 270.09 |
5.0:47.5:47.5 | 5.1:46.1:48.9 | 4.7:47.9:47.4 | | | | |
资料来源:扬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年第一季度,扬州市经济稳步增长,当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96.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5.5%。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35.33亿元,增长 7.5%,第二产业增加值 812.43亿元,增长 6.3%;第三产业增加值 849.06亿元,增长 4.7%。
跟踪期内,扬州市继续推进工业
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和扶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以机械装备、石油化工、汽车、船舶为支柱,以
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产业为特色的发展格局。当年全市先进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 17.8%,对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 56.3%。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含
新能源汽车)产业、食品产业、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新型电力装备产业、
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
高端装备产业、高端纺织服装产业、电子
信息产业、航空产业增速分别为 2.7%、5.7%、11.5%、12.7%、19.7%、24.7%、25.6%、36.3%、49.7%。此外,扬州市持续推进创新驱动的发展策略。2021年,全市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99家,有效高企累计数达 1587家;2471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
中小企业认定;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 51.1%,较 2020年提升 3个百分点。
投资和消费是扬州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1年,得益于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 1.2%。消费方面,202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80.92亿元,同比增长 7.4%,在线上消费需求释放、文旅消费加快发展等带动下,消费市场快速恢复。
2021年,得益于高铁通车以及晶澳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鹍远基因医疗等重大产业项目持续推进,城市竞争力有所增强,扬州市房地产市场保持增长。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841.68亿元,增长 0.9%;商品房销售面积 829.03万平方米,增长 1.4%;商品房销售额 923.33亿元,增长 1.4%。
土地市场方面,2021年,受土地出让规划等因素影响,扬州市土地成交面积下降,但土地成交均价持续增长,从而导致土地成交总价较上年变动不大,全年全市土地成交面积为 1241.11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 14.45%;土地成交均价为 4842.00元/平方米,较上年增长 15.51%;土地成交总价为 601.00亿元,较上年下降 1.17%。
图表 3. 近年来扬州市土地市场交易情况
2019年 | 2020年 |
1280.98 | 1450.74 |
306.89 | 533.72 |
165.02 | 110.73 |
231.08 | 234.53 |
521.21 | 510.92 |
56.77 | 60.84 |
397.32 | 608.14 |
180.95 | 379.88 |
120.58 | 117.12 |
78.96 | 89.97 |
13.20 | 14.28 |
3.62 | 6.88 |
2019年 | 2020年 |
3102.00 | 4192.00 |
5896.00 | 7118.00 |
7307.00 | 10577.00 |
3417.00 | 3836.00 |
253.00 | 279.00 |
637.00 | 1132.00 |
资料来源:中指数据
经开区是扬州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也是扬州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跟踪期内,经开区持续发展绿色光电、汽车及零部件、高档轻工等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为“经开区”)始建于 1992年 5月,1993年 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开发区。2009年 7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复函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经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年 1月,经国务院批准,扬州出口加工区升级为扬州综合保税区。目前,经开区管辖面积约 133平方公里,下辖 3个镇、2个街道,常住人口约 22万。
目前,经开区形成了以绿色光电、汽车及零部件、高档轻工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其中绿色光电产业聚集了晶澳、协鑫、荣德、乾照等知名企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了亚普、
潍柴动力、李尔、中集通华、塞夫-华兰德等知名企业,已形成了从油箱、车桥车轴、发动机到车身、车饰、电池、汽车导航和整车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高档轻工产业集聚了海信、永丰余、尤妮佳、逸洁等多家知名企业,其中海信年产能达 500万台,打造全国最大的冰箱生产基地,并吸引 10余家相关配套企业入驻工业园区。绿色光电、汽车及零部件、高档轻工三大产业开票销售额均超百亿元。
2021年,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58.50亿元,较 2020年大幅增加。当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6.6%,工业开票销售收入 847.4亿元,大幅增长 2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87.9亿元,增长 8.8%。
图表 4. 2019-2021年扬州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亿元)
2019年 | | 2020年 | | |
金额 | 增幅(%) | 金额 | 增幅(%) | 金额 |
532 | 7.0 | 545.70 | 4.3 | 658.50 |
- | 7.5 | - | 7.5 | -- |
608 | -5.6 | 673.0 | 8.8 | 847.4 |
169.2 | 9.5 | 172.7 | 2.1 | 187.9 |
96.2 | 6.6 | - | - | -- |
资料来源:经开区管委会网站及扬州经开提供
2. 业务运营
房地产开发等业务。2021年,公司项目建设投入规模仍较大,结算进度滞后,且在建及拟建项目后续仍有较大资金需求,公司项目建设投融资压力上升。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园区开发业务,2021年收入回款较为及时。此外,房地产开发业务 2021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带动当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仍需关注房地产市场波动对该业务的影响。
跟踪期内,该公司仍主要从事经开区园区内土地一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房地产开发等业务。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42亿元,同比增长 11.71%。其中园区开发业务实现收入 17.79亿元,来源于土地一级开发、基础设施代建和安置房代建业务,较上年略有增加,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79.37%,仍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2021年随着房产销售进度加快,房产开发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至 3.12亿元。
2022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0亿元,其中园区开发收入为 4.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89.40%。
图表 5. 2019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率情况(单位:亿元、%)
2019年度 | | 2020年度 | | 2021年度 | | |
收入 | 占比 | 收入 | 占比 | 收入 | 占比 | 收入 |
19.13 | 100.00 | 20.07 | 100.00 | 22.42 | 100.00 | 5.10 |
17.86 | 93.36 | 17.71 | 88.28 | 17.79 | 79.37 | 4.56 |
0.78 | 4.09 | 1.33 | 6.62 | 3.12 | 13.94 | 0.21 |
0.49 | 2.55 | 1.02 | 5.10 | 1.50 | 6.69 | 0.33 |
5.40 | 8.22 | 7.07 | | | | |
4.63 | 8.04 | 8.04 | | | | |
12.31 | 7.12 | 8.86 | | | | |
22.55 | 12.86 | -8.12 | | | | |
资料来源:扬州经开
从毛利率情况看,2021年及 2022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7.07%和6.86%。其中园区开发业务因委托代建加成比例未发生变动,毛利率维持在 8.04%;房产开发业务由于成本结转跨期间,毛利率波动较大,同期分别为 8.86%和 46.06%。
(1) 园区开发
该公司作为扬州经开区政府性项目的主要投资和运营主体,跟踪期内持续在经开区范围内进行土地一级开发整理拆迁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由于土地一级开发整理拆迁及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涉及原有居民的安置工作,为保证业务顺利开展,公司还负责区域内安置房项目建设任务。
? 土地一级开发业务
该公司土地一级开发业务的盈利模式主要为固定比例收益模式。项目成立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经开区管委会”)将拨入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由开发整理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项目审定验收后,由经开区管委会向公司支付委托建设相关费用,具体包括受托开发项目所发生的实际成本、加成一定比例的委托开发费用。
2020年,经开区管委会将加成比例从 2019年的 8%上调至 12%。
土地一级开发业务的投资计划及已完成开发土地的计划出让时间由经开区管委会根据扬州市和经开区地区规划决定,该公司土地开发收入来源于扬州经开区管委会支付的土地开发业务回购款,不受土地出让时间及金额的影响。2021年和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土地一级开发业务支付拆迁补偿款 7.52亿元和 4.20亿元;同期公司分别确认收入8.18亿元和 4.56亿元,同期分别收到经开区管委会回款 8.17亿元和 4.56亿元。
截至 2022年 3月末,该公司主要在建土地开发项目包括裴庄村城中村改造、G345国道、八一组八南组地块等项目,在整理土地面积合计 52.9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 29.64亿元,已投资 22.56亿元,2022年 4-12月计划投资 6.49亿元。
图表 6. 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主要在建土地开发项目情况(单位:万平方米,亿元)
面积 | 建设期间 | 回款期间 | 总投资 | 已投资 |
12.36 | 2020-2022 | 2022-2023 | 7.98 | 3.37 |
8.56 | 2021-2023 | 2023-2024 | 5.16 | 4.00 |
5.50 | 2020-2022 | 2022-2023 | 2.61 | 2.55 |
4.42 | 2020-2022 | 2022-2023 | 2.57 | 2.44 |
5.56 | 2021-2022 | 2022-2023 | 2.53 | 2.41 |
3.28 | 2022-2023 | 2023-2024 | 2.03 | 1.87 |
4.64 | 2020-2022 | 2022-2023 | 1.79 | 1.55 |
3.81 | 2021-2022 | 2022-2023 | 1.76 | 1.50 |
2.40 | 2022-2023 | 2023-2024 | 1.66 | 1.49 |
2.41 | 2022-2023 | 2023-2024 | 1.54 | 1.39 |
52.94 | -- | -- | 29.64 | 22.56 |
资料来源:扬州经开
截至 2022年 3月末,该公司拟建土地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江山国际康养城、大学路南延和水校西巷地块等 3个项目,土地开发面积合计 6.6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 7.73亿元,预计于 2022年完成投资。
图表 7. 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主要拟建土地开发项目情况(单位:万平方米,亿元)
资料来源:扬州经开
? 基础设施及安置房项目建设业务
跟踪期内,该公司继续负责扬州经开区内道路工程、管线、安置房等工程投建工作,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居于重要地位。业务模式方面,公司与经开区管委会签订委托代建协议,根据代建协议,经开区管委会每年年底根据发行人统计当年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的汇总报表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回购,回购金额为当年的工程决算金额加成一定比例,形成公司的经营业务收入,并在代建协议约定时间内完成回购,根据协议约定,回购期间一般不超过 5年。2012年之前,加成比例为 30.00%,2012年调整为 8.00%,2020年上调至 12%。2021年和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分别确认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收入9.61亿元和 0亿元,同期分别收到经开区管委会回款 14.62亿元和 0.45亿元。
截至 2022年 3月末,该公司在建基础设施建设和安置房项目主要包括临江片区环境提升改造、扬子新苑 D区北组团、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一期项目等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 50.72亿元,已投资 17.42亿元,已回款 2.14亿元。
2
图表 8. 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主要在建基础设施及安置房项目情况(单位:亿元)
总投资额 | 已投资额 | 拟回购 | 已确认收入 |
10.47 | 5.03 | 11.12 | 2.14 |
16.20 | 4.11 | 17.50 | 0.00 |
10.23 | 4.05 | 11.05 | 0.00 |
6.90 | 3.88 | 7.45 | 4.17 |
5.52 | 0.28 | 6.02 | 0.00 |
1.40 | 0.07 | 1.53 | 0.00 |
50.72 | 17.42 | 54.67 | 6.31 |
资料来源:扬州经开
此外,该公司还规划了近期拟投建的项目,包括隆觉花苑二期南组团、滨江花园北侧地块安置房、滨江西苑 A/D区等 8个工程项目,规划总投资 32.74亿元,公司拟建项目资金需求较大,公司仍有一定的投融资压力。
图表 9. 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主要拟建基础设施及安置房项目情况(单位:亿元,年)
建设周期 |
2022-2024 |
2022-2024 |
2022-2024 |
2022-2024 |
2022-2023 |
2022-2024 |
2022-2023 |
2022-2023 |
资料来源:扬州经开
(2) 房产开发业务
该公司按照经开区管委会的规划开展房地产开发项目,经营模式为自主开发、销售及运营。房产项目主要由子公司扬州九龙湾置业有限公司(简称“九龙湾置业”)开展。
截至 2022年 3月末,公司主要已完工项目为润园项目一至三期,总建筑面积 13万平方米,已于 2016年 12月底竣工,实际总投资约为 6亿元,截至 2022年 3月末已售罄,共实现资金回笼 6.50亿元。
截至 2022年 3月末,该公司在建房地产项目包括树人园、开宸园、江山健康医学中心一期等 6个项目,总占地面积 26.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51.82万平方米,业态包括住宅、商住、商业、医疗卫生等,计划总投资 38.56亿元,已累计投资 20.69亿元。
其中九龙湾?树人园项目和开宸园项目已开始预售,截至 2022年 3月末,合计预售金额15.25亿元;剩余项目尚未开启预售,需关注当地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项目销售的影响。
图表 10. 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在建房地产项目情况(单位:亿元,万平方米)
占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建筑类别 | 建设周期 | 总投资额 | 已投资额 |
5.86 | 12.20 | 商住 | 2013.07-2021.3 | 8.03 | 7.89 |
3.91 | 8.30 | 住宅 | 2017.05-2021.12 | 5.36 | 5.12 |
5.75 | 12.21 | 商住 | 2021.3-2023.9 | 8.80 | 3.90 |
6.34 | 7.15 | 医疗卫生 | 2020.9-2021.8 | 6.00 | 0.98 |
2.14 | 4.87 | 商业 | 2021.3-2022.9 | 4.15 | 1.73 |
2.38 | 7.09 | 商住 | 2021.4-2023.12 | 6.22 | 1.07 |
26.38 | 51.82 | -- | -- | 38.56 | 20.69 |
资料来源:扬州经开
截至 2022年 3月末,该公司拟建房地产项目 3个,预计总投资 61.80亿元,期末已投资土地成本 26.95亿元,未来将根据经开区管委会整体规划开发,关注后续推进进度及资金平衡情况。
图表 11. 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拟建房地产项目情况(单位:亿元,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 所在位置 | 建设周期 | 总投资额 |
17.16 | 邗江南路东侧、吴洲西路南侧 | 2022-2025 | 27.00 |
12.00 | 仪扬河以北、吴州路以南,维扬路以东 | 2022-2025 | 18.00 |
12.65 | 扬子津街办,邗江路以东,二桥河以北 | 2022-2024 | 16.80 |
41.81 | -- | -- | 61.80 |
资料来源:扬州经开
除住宅项目外,该公司为入驻经开区特定企业建设配套标准化厂房,厂房完工后,租售给相应企业。截至 2022年 3月末,公司主要在建自营项目包括领镒精密零部件工业厂房一期、开发区
新能源产业基地工业厂房等 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 31.59亿元,累计已投资 9.51亿元。目前项目尚未完工,需关注建成后租售收益情况。
图表 12. 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主要在建自营项目情况(单位:亿元,万平方米)
建设周期 | 建筑面积 | 总投资额 |
2021-2022 | 3.10 | 1.39 |
2021-2022 | 18.00 | 11.00 |
2022-2022 | 27.00 | 16.00 |
2021-2022 | 6.01 | 3.20 |
-- | 54.11 | 31.59 |
资料来源:扬州经开
(3) 商品销售业务
该公司商品销售业务主要由子公司扬州曹桥贸易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主要服务于经开区内建设项目。2021年,公司主要受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委托采购建筑材料等货物,公司先使用自有资金和预收货款从供货方购入,当年供应商主要为扬州鸿盛昌贸易有限公司、江苏华创线缆有限公司和扬州市黑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等。2021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商品销售业务收入分别为 0.69亿元和 0.1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0.48%和 0.09%,利润很低。
管理
跟踪期内,该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截至 2022年 3月末,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扬州市政府。跟踪期内,公司高管、机构设置等方面无重大变化。
跟踪期内,该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截至 2022年 3月末,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扬州市政府。跟踪期内,公司章程、公司管理制度、机构设置等方面无重大变化。
根据该公司本部 2022年 4月 27日的《企业信用报告》,公司本部未结清贷款中不存在不良信贷情况,已结清贷款中存在 1笔关注类贷款,已于 2016年正常还款。此外,3
2022年 6月 21日,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国家税务总局、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名单等公开网站查询,公司本部无重大不良记录。
财务
跟踪期内,由于项目建设持续投入以及应收欠款规模大幅增加,扬州经开债务规模大幅增长;且随着债务临近偿付期,公司短期刚性债务规模大幅扩张,即期债务偿付压力大。公司资产主要集中于土地资产、项目开发成本和应收欠款,土地资产受限程度
3
高、项目开发投入回笼周期较长、应收往来款及借款占用资金规模很大,资产流动性欠佳。此外,公司为市内其他国有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对外担保规模较大,面临一定的或有损失风险。
1. 公司财务质量
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该公司的 2021年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执行企业《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及其他相关规定。
2021年 1月 1日起,该公司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 14号——收入(2017年修订)》(财会〔2017〕22号)、《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修订)》(财会〔2017〕7号)、《企业会计准则第 23号——金融资产转移(2017年修订)》(财会〔2017〕8号)、《企业会计准则第 24号——套期会计(2017年修订)》(财会〔2017〕9号)、《企业会计准则第 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17年修订)》(财会〔2017〕14号)。
2021年,该公司合并范围增加 4家子公司,当年新设子公司 3家,分别为扬州经开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截至 2021年末尚未出资)、扬州九耀置业有限公司(截至 2021年末尚未出资)和扬州九成置业有限公司(截至 2021年末尚未出资);当年公司对原联营企业扬州蝶湖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增资 8亿元(股权比例 100%),并依据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文件对其有实质控制权,故纳入合并范围。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无变动。截至 2022年 3月末,公司合并范围子公司共 17家。
2. 公司偿债能力
(1) 债务分析
2021年末,该公司所有权益同比增长 0.32%至 248.08亿元,变动不大。其中,年末实收资本为 196.00亿元,未发生变动;当年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参股子公司扬州恒基大通光电有限公司(简称“大通光电”)股权,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 0.44亿元转入投资收益,年末资本公积略降至20.16亿元;由于当年利润留存,年末盈余公积同比增长8.27%至 3.53亿元、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 5.73%至 18.32亿元;年末其他权益工具 9.95亿元,为永续中票,当年未发生变动。2021年末,公司所有者权益主要由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构成,合计占所有者权益的比例为 87.17%。2022年 3月末,公司所有者权益较 2021年末略降 0.07%至 247.92亿元。
随着园区开发、房地产及标准化厂房建设的推进,2021年以来该公司融资规模大幅扩张,2022年 3月末公司负债总额较 2020年末增长 31.48%至 461.92亿元,导致资产负债率较 2020年末上升 6.38个百分点至 65.07%,财务杠杆偏高。2021年末,公司负债主要包括刚性债务(剔除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永续中票)、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和合同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84.68%、1.66%、3.56%、6.39%和 3.27%。
其中,应付账款主要为应付工程款,年末同比增长 30.52%至 6.94亿元;其他应付款主4
要为往来款,当年应收扬州绿色产业投资发展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扬州绿投”)往来款增加,同比增长 25.57%至 26.64亿元,年末主要包括应付扬州绿投 13.37亿元、扬州恒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97亿元、扬州市华恒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1.66亿元等。当年由于执行新会计准则,将预收售房款及工程款由预收款项科目调整至合同负债科目核算,年末预收款项大幅减少至 0.60亿元;年末合同负债为 13.63亿元,主要包括预收售房款及工程款 13.62亿元。2022年 3月末,公司负债总额较上年末增加 44.89亿元至 461.92亿元,主要系刚性债务增加 43.21亿元。
2021年以来,该公司融资规模大幅扩张,2022年 3月末刚性债务较 2020年末增加97.30亿元至 406.30亿元,剔除计入权益中的 9.95亿元永续中票,其他刚性债务占负债总额的比重为 85.80%;期末短期刚性债务已增至 162.43亿元,即期债务偿付压力大。
公司主要通过金融机构借款和发行债券进行融资,期末刚性债务包括银行借款 147.03亿5
元、信托及融资租赁借款 8.67亿元、应付债券 205.01亿元、永续中票 9.95亿元、应付票据 34.89亿元和应付利息 0.75亿元。从承债主体看,公司刚性债务集中在公司本部,公司本部刚性债务余额 365.00亿元,占合并口径的 89.83%。
或有事项方面,截至 2022年 3月末,该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为 94.41亿元,担保比率为 38.08%,被担保企业均为扬州市国有企业。其中,期末公司对扬州绿投提供担保 50.02亿元,公司对外担保余额规模较大且存在一定的集中度,面临由此形成的担保代偿风险。
图表 13. 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对外担保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扬州经开
4
扬州绿投由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最终控制人为扬州市人民政府,此外,截至本报告出具日,该公司涉及两项诉讼事项:因江苏顺大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破产,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判决书,判决江苏顺大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偿还公司欠款本息、逾期付款损失及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费等共计 2.61亿元,目前赔偿金尚未到位,法院破产清算收到 5400多万;因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下达判决书,判决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威集团”)偿还公司欠款本金 4.50亿元及利息、案件受理费等,目前天威集团管理人正在按照法院裁定批准的《天威集团重整计划草案》执行重整计划。经开区管委会已出具承诺函,上述债权未能收回造成的损失,由经开区管委会全额补偿。
(2) 现金流分析
经营活动方面,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主要核算主营业务收支及资金往来现金流。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现金率为 134.21%,营业收入回款较为及时,但当年公司项目支出规模较大,主业净流出 7.73亿元;公司与区域内其他国有企业资金往来规模较大,同期公司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净流入 9.08亿元。综合作用下,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0.44亿元。
投资活动方面,2021年,该公司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12.40亿元,主要为股权投资、理财产品和委托贷款收回;公司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拆借资金收支,当年公司收回拆借资金 74.95亿元,借出拆借资金 108亿元。跟踪期内,公司主要依靠金融机构借款、发行债券等外部融资方式来满足资金需求,当年筹资性现金净流入 34.55亿元。
2022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69亿元,主要系当期往来款净流出规模较大,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净流出 15.06亿元。当期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5亿元,主要系自营项目投入增加;当期公司持续大规模融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4.85亿元。
(3) 资产质量分析
2021年末,该公司资产总额为 665.11亿元,同比增长 11.11%,主要系项目建设投入及应收往来款增幅较大。当年公司收回到期拆借款并重新借出大规模长期拆借款,年末非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增至 28.72%。
从资产结构看,2021年末该公司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构成,年末占比分别为 10.54%、9.76%、23.47%、25.29%和 19.85%。
年末公司货币资金 70.12亿元,同比增长 28.45%,其中使用受限货币资金 22.52亿元,主要系保证金及质押存单使用受限;预付款项为公司土地开发业务产生的预付拆迁工程费用,同比减少13.25%至64.94亿元,其中账龄1年以内和3年以上余额分别占比30.03%和 55.30%,年末主要包括预付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益民房屋征收房屋有限公司 31.07亿元、扬州市财政局 13.59亿元和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屋征收管理中心 8.20亿元等;其他应收款主要为应收当地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往来款和借款,同比大幅增长 33.34%至156.07亿元,年末主要包括应收经开区财政局往来款及其他 39.54亿元、扬州市华恒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往来款 23.99亿元、扬州通达水务有限公司往来款 20.10亿元、扬州创恒贸易实业有限公司往来款 19.56亿元、扬州九龙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往来款 15.52亿流动资产大幅减少至 4.41亿元,减少主要系当年公司收回到期拆借款 74.95亿元、通过债务债权转让冲抵其他应付款科目减少 37.00亿元,年末主要为 4.4亿元委托借款。2021年末,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大幅增至 132.02亿元,年末主要包括借出给当地国有企业拆借资金 108.00亿元以及土地使用权 24.02亿元;其中当年借出拆借资金债务人具体包括扬州创恒贸易实业有限公司 35.00亿元、扬州瑞明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27.80亿元、扬州智谷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21.80亿元、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发展中心有限公司21.00亿元、扬州绿投 2.40亿元,借款期限均为 2021.12.31-2023.12.30,借款利率均为3.915%。随着项目建设持续投入,年末存货同比增长 35.53%至 168.20亿元,年末主要6
包括待开发土地 30.60亿元和项目开发成本 137.19亿元,项目开发成本以土地开发和基建开发成本为主。此外,因当年收回工程款,应收账款同比减少 27.59%至 9.57亿元,年末主要系应收经开区财政局工程款 8.82亿元;由于执行新会计准则,2021年初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调整至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科目核算,当年 3亿元信托基金到期,年末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余额 5.40亿元;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减少 79.50%至 1.20亿元,当年公司将持有的大通光电股权转让给扬州绿投,导致长期股权投资减少4.45亿元;投资性房地产主要为用于出租的房产,当年公司自建项目完工,从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转至投资性房地产增加12.31亿元,年末投资性房地产同比大幅增长160.13%至 21.17亿元;固定资产主要系房产及管网设施,当年在建工程项目完工转入房产增加3.21亿元,计提折旧后,年末同比增长 5.98%至 21.11亿元。
2022年 3月末,该公司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长 6.72%至 709.84亿元。其中,主要系新增债券融资和银行借款资金暂未使用,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加 14.99%至 85.10亿元,其中使用受限 23.67亿元;当期公司拍入土地,预付土地款转入存货,期末预付款项较上年末减少 13.25%至 55.33亿元;随着应收往来款的增加,其他应收款较上年末增长 33.34%至 181.57亿元,期末前五大规模变动不大;存货较上年末增长 35.53%至 178.17亿元,主要系项目建设投入增加以及预付款项转入;在建工程较上年末增长 93.77%至10.19亿元,主要系自建厂房投入增加。
(4) 流动性/短期因素
2022年 3月末,该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 226.46%和 124.05%,公司流动资产中项目开发成本构成的存货、借款和往来款构成的其他应收款占比很大,其变现能力易受建设项目开发进度以及当地房地产及土地市场景气度影响,且大额往来款、借款回收期限不确定,公司实际资产流动性欠佳。同期末公司现金比率和短期刚性债务现金覆盖率分别为 37.33%和 52.39%,货币资金对短期刚债有一定的保障能力,但需关注货币资金使用受限规模较大。
截至 2022年 3月末,该公司受限资产 70.15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 9.88%,主要包括保证金和银行存单 23.67亿元用于借款质押、土地和房产合计 46.48亿元用于借款抵押受限。
6
图表 14. 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受限资产情况(单位:亿元)
受限金额 | 受限金额占该科目
的比例(%) |
23.67 | 27.81 |
23.70 | 13.30 |
0.82 | 3.89 |
7.79 | 37.38 |
0.70 | 14.71 |
13.47 | 10.20 |
70.15 | - |
资料来源:扬州经开
3. 公司盈利能力
2021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毛利 1.58亿元,主要来源于园区开发业务,占公司营业毛利7
的比重为 90.22%。当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7.07%。由于公司利息支出大多为资本化,公司期间费用主要由管理费用构成,2021年期间费用为 1.56亿元,期间费用率为 6.96%,同比上升 1.83个百分点。当年公司投资净收益为 0.73亿元,主要系处置大通光电股权收益。公司主业盈利能力一般,2021年得益于确认政府补贴 3.53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下降 19.37%;当年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0.57%和 0.98%。
2022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毛利 0.35亿元,仍主要来源于园区开发业务;当期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6.86%。加之公司确认 0.85亿元政府补助,实现净利润 0.42亿元,同比减少 17.50%。
公司抗风险能力评价
1. 公司经营及财务实力
该公司是扬州经开区核心的开发建设主体之一,能够得到市政府在货币资金、股权划转、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支持,业务持续性较强。2021年,公司获得 6.20亿元财政贴息和 3.53亿元政府补助,实现净利润 2.44亿元。
2. 外部支持因素
该公司已与多家商业银行建立了良好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可获得一定的授信额度。
截至 2022年 3月末,公司合并口径已获得银行授信额度 215.82亿元,其中尚未使用的授信额度为 65.59亿元。
7
附带特定条款的债项跟踪分析
1. 外部担保
17扬州开发债由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苏信保集团”)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江苏信保集团成立于 2009年 12月,初始注册资本 30亿元,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乾明投资有限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控股企业 。经过多次增资及股权变更,截至 2014年末,江苏信保集团注册资本增至 37.34亿元。2015年起,江苏信保集团与江苏省各级政府开展战略合作,持续吸收各地政府资金,截至 2021年末,注册资本增至 98.98亿元,股东均为江苏省各级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实际控制人为江苏省人民政府。
江苏信保集团的经营范围包括:再担保业务,担保业务,投资和资产管理,财务顾问,市场管理,商务服务,社会经济咨询,资产评估,机械设备租赁。目前主要在江苏省内从事再担保、直接担保、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和典当等业务。
截至 2021年末,江苏信保集团经审计的合并口径资产总额为 264.8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 158.59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 128.76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 22.62亿元,净利润 7.23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6.72亿元)。
2021年末,公司及其合并范围子公司以再担保形式形成的或有负债合计 582.94亿元,以直保形式形成的或有负债合计 1230.98亿元。
江苏信保集团是江苏省政府为有效缓解省内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金融机构增加对
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而批准设立的政策性专业信用再担保机构,可在业务开展、风险化解和资本补充等方面获得江苏省各级政府的有力支持。江苏信保集团具有较强的经营能力,业务增长较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等高流动性资产较为充裕,偿债能力能够得到保障。作为政策性和非营利性的再担保机构,江苏信保集团的再担保业务收费偏低,资金运用、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典当等市场化业务经营效益较好,但也对其风险管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整体来看,江苏信保集团提供的担保进一步增强了本期债券的安全性。
结论
跟踪期内,扬州市积极推进工业
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群快速集聚壮大,地方经济保持增长态势。扬州生态科技新城凭借高铁枢纽的优势和逐步改善的投资环境,近年来入驻企业持续增多,总体发展较好。经开区是扬州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也是扬州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跟踪期内,经开区持续发展绿色光电、汽车及零部件、高档轻工等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
跟踪期内,该公司继续在扬州经开区内开展土地一级开发、基础设施及安置房代建、拟建项目后续仍有较大资金需求,公司项目建设投融资压力上升。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园区开发业务,2021年收入回款较为及时。此外,房地产开发业务 2021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带动当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需关注受房地产市场波动对该业务的影响。
跟踪期内,由于项目建设持续投入以及应收欠款规模大幅增加,扬州经开债务规模大幅增长;且随着债务临近偿付期,公司短期刚性债务规模大幅扩张,即期债务偿付压力大。公司资产主要集中于土地资产、项目开发成本和应收欠款,土地资产受限程度高、项目开发投入回笼周期较长、应收往来款及借款占用资金规模很大,资产流动性欠佳。
此外,公司为市内其他国有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对外担保规模较大,面临一定的或有损失风险。
17扬州开发债由江苏信保集团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进一步增强了本期债券的安全性。
同时,我们仍将关注:(1)经开区产业发展状况;(2)当地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及土地市场供求变动情况;(3)银行信贷政策及地方融资平台政策变动对该公司融资能力的影响;(4)债务规模大幅增长,关注即期债务偿债资金安排;(5)项目建设资金回笼情况,后续投融资压力;(6)往来资金及借款回收风险;(7)对外担保风险;(8)公司获得上级支持的持续性;(9)担保方江苏信保集团的信用情况。
附录一:
公司股权结构图
扬州市人民政府(授权扬州经开区管委
会履行出资人职责)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注:根据扬州经开提供的资料绘制(截至 2022年 3月末)
附录二:
公司组织结构图
注:根据扬州经开提供的资料绘制(截至 2022年 3月末)
附录三:
公司主业涉及的经营主体及其概况
母公司
持股比例
(%) | 主营业务 | 2021年(末)主要财务数据 | | | | | |
| | | | | | | |
| | | 刚性债务余额
(亿元) | 所有者权益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净利润
(亿元) | 经营环节现金净
流入量
(亿元) |
-- | 本部 | 园区开发、房产开发、商品销售
等 | 345.12 | 249.63 | 18.31 | 2.70 | 9.52 |
九龙湾置业 | 100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3.56 | 4.78 | 3.16 | 0.16 | -3.49 |
鑫正科技 | 100 | 电子元器件研发,加工区市政基础
设施建设,房屋租赁及物业管理等 | 1.26 | 1.23 | - | -0.16 | 0.39 |
曹桥贸易 | 100 | 建筑材料销售、机械设备、机电设
备、电子产品的销售、制造 | 0.43 | -0.40 | 0.70 | -0.33 | 1.16 |
临港体育发
展 | 100 | 体育公园项目建设、运营、管理 | 1.85 | 1.53 | - | -0.08 | 0.56 |
智谷公司 | 100 | 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销售,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经
营,融通开发建设资金等 | 0.32 | 10.42 | 0.26 | -0.30 | 2.02 |
注:根据扬州经开公司提供资料整理
附录四:
发行人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表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541.72
55.36
293.41
249.68
19.13
2.61
4.53
7.57
-57.32 | 598.60
54.59
309.00
247.28
20.07
3.02
5.29
-15.10
-13.52 | 665.11
70.12
363.09
248.08
22.42
2.44
5.20
0.44
-28.60 |
53.91
134.18
85.09 | 58.69
128.21
80.03 | 62.70
93.54
68.32 |
276.63
146.97
44.39
66.86
0.38
121.22
36.10 | 327.35
198.11
35.46
53.69
0.49
147.46
26.48 | 220.01
111.82
32.54
46.26
0.34
171.44
33.68 |
5.40
18.41
0.75
1.08
1.07 | 8.22
20.38
0.74
1.22
1.22 | 7.07
15.13
0.57
0.98
0.99 |
106.74
6.98
3.03
-45.87
-19.89
0.47
0.02 | 111.99
-10.84
-5.01
-20.54
-9.50
0.61
0.02 | 134.21
0.24
0.13
-15.25
-8.38
0.49
0.02 |
注:表中数据依据扬州经开经审计的 2019-2021年度及未经审计的 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整理、计算。
附录五:
担保方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表
2019年 | 2020年 |
75.13 | 88.17 |
104.52 | 136.36 |
172.17 | 223.40 |
37.66 | 62.13 |
21.31 | 21.99 |
18.26 | 21.57 |
10.25 | 11.40 |
6.42 | 8.13 |
4.81 | 5.53 |
5.35 | 4.59 |
2.35 | 2.12 |
6.90 | 7.31 |
880.93 | 1221.50 |
509.60 | 626.99 |
0.21 | 0.20 |
38.70 | 38.68 |
注 1:根据江苏信保集团经审计的 2019-2021年财务数据及其提供的期间业务数据整理、计算;其中 2020年数据取自 2021年审计报表的上年追溯数;
注 2:直接担保责任余额由江苏信保集团根据《融资担保责任余额计量办法》统计提供,为母公司口径数据;
注 3:直接担保放大倍数=直接担保责任余额/(江苏信保集团期末股东权益-对其他融资担保公司和再担保公司的股权投资),其中直接担保责任余额由江苏信保集团根据《融资担保责任余额计量办法》统计提供,为母公司口径指标。
附录六:
发行人本次评级模型分析表及结果
一级要素 | 二级要素 |
业务风险 | 宏观环境 |
| 行业风险 |
| 市场竞争 |
| 盈利能力 |
| 公司治理 |
财务风险 | 财务政策风险 |
| 会计政策与质量 |
| 现金流状况 |
| 负债结构与资产质量 |
| 流动性 |
个体风险状况 | |
个体调整因素调整方向 | |
调整后个体风险状况 | |
支持因素调整方向 | |
| |
附录七:
发行人历史评级情况
评级情况
分类 | 评级时间 | 评级结果 | 评级分析师 | 所使用评级方法和模型的
名称及版本 |
历史首次
评级 | 2011年 5月 10日 | AA/稳定 | 刘婷婷、曹海楠 | - |
| | | | |
前次评级 | 2021年 6月 30日 | AA/稳定 | 李艳晶、邵一静 | 新世纪评级方法总论(2012)
城投类政府相关实体信用评级方
法(2015)
公共融资评级模型(城投类政府
相关实体)MX-GG001
(2019.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次评级 | 2022年 6月 29日 | AA/稳定 | 李艳晶、邵一静 | 新世纪评级方法总论(2012)
城投类政府相关实体信用评级方
法(2015)
公共融资评级模型(城投类政府
相关实体)MX-GG001
(2019.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历史首次
评级 | 2017年 6月 23日 | AAA | 邬羽佳、张浩硕 | 新世纪评级方法总论(2012)
城投类政府相关实体信用评级方
法(2015)
城投类政府相关实体评级模型
(参见注册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次评级 | 2021年 6月 30日 | AAA | 李艳晶、邵一静 | 新世纪评级方法总论(2012)
城投类政府相关实体信用评级方
法(2015)
公共融资评级模型(城投类政府
相关实体)MX-GG001
(2019.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次评级 | 2022年 6月 29日 | AAA | 李艳晶、邵一静 | 新世纪评级方法总论(2012)
城投类政府相关实体信用评级方
法(2015)
公共融资评级模型(城投类政府
相关实体)MX-GG001
(2019.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上述评级方法及相关文件可于新世纪评级官方网站查阅。
附录八:
各项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
注1. 上述指标计算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数据为准
注2. 刚性债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应付短期融资券+应付利息+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其他具
期债务
注3. EBITDA=利润总额+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
注:上述指标计算以担保方合并财务报表数据为准。
附录九:
评级结果释义
本评级机构主体信用等级划分及释义如下:
|
AAA级 |
AA级 |
A级 |
BBB级 |
BB级 |
B级 |
CCC级 |
CC级 |
C级 |
注:除 AAA级、CCC级(含)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
级。
本评级机构中长期债券信用等级划分及释义如下:
|
AAA级 |
AA级 |
A级 |
BBB级 |
BB级 |
B级 |
CCC级 |
CC级 |
C级 |
注:除 AAA级、CCC级(含)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本评级机构短期债券信用等级分为四等六级,即:A-1、A-2、A-3、B、C、D。
注:每一个信用等级均不进行微调。
评级声明
本评级机构不存在子公司、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其他机构对该评级对象提供非评级服务的情形。除因本次评级事项使本评级机
构与评级对象构成委托关系外,本评级机构、评级人员与评级对象不存在任何影响评级行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关联关系。
本评级机构与评级人员履行了评级调查和诚信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的评级报告遵循了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
本跟踪评级报告的评级结论是本评级机构依据合理的内部信用评级标准和程序做出的独立判断,未因评级对象和其他任何组织
或个人的不当影响改变评级意见。
本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和其后的跟踪评级均依据评级对象所提供的资料,评级对象对其提供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
正确性负责。
本跟踪评级报告用于相关决策参考,并非是某种决策的结论、建议。
本次跟踪评级的信用等级自本跟踪评级报告出具之日起至被评债券本息的约定偿付日有效。在被评债券存续期内,新世纪评级
将根据《跟踪评级安排》,定期或不定期对评级对象实施跟踪评级并形成结论,决定维持、变更、暂停或中止评级对象信用等级。
本评级报告所涉及的有关内容及数字分析均属敏感性商业资料,其版权归本评级机构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修改、复制、转载、
散发、出售或以任何方式外传。
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