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司获得推荐评级-更新中
|
时间:2021年01月14日 15:15:26 中财网 |
|
【15:11 亿联网络(300628)2020年度业绩预告点评:疫情及汇率压力下业绩呈恢复趋势 产品线拓展+份额提升保障长期稳健发展】

1月14日给予亿联网络(300628)推荐评级。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公司形成桌面通信终端、会议产品、云办公终端三大产品线,产品矩阵完善。SIP 市占率全球第一且仍有较大上行空间,VCS业务方面与平台型厂商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同时以优秀的产品力及品牌能力在国内外推进云平台布局,云办公终端业务产品矩阵加速完善,有望带来全新增长动力。该机构预计公司总营收在2021-2022 年分别为36.19、47.38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58、22.60 亿元,对应EPS 为1.95、2.50 元。给予行业估值中枢50x PE,给出2021 市值预期879 亿元,对应目标价97.4 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美元汇率波动,海外疫情影响业务拓展。
该股最近6个月获得机构25次买入评级、18次增持评级、7次推荐评级、5次跑赢行业评级、3次审慎增持评级、2次优于大市评级、2次持有评级。
【10:19 上汽集团(600104)事项点评:高端品牌智己发布量产车型、前瞻布局未来】

1月14日给予上汽集团(600104)推荐评级。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近期公司公告,2020 年度整车销量560.0 万辆,同比减少10.22%。预计2020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00 亿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约56 亿元,同比减少21.89%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173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约43 亿元,同比减少19.84%左右。
风险提示: 1)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不足,高端纯电动汽车市场竞争进一步激化;2)软件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服务场景挖掘与自动驾驶技术未能及时迭代;3)国家法律法规对自动驾驶开放程度不足,自动驾驶功能未能合法投放。4)自主品牌减亏不及预期,自主品牌向上受阻,终端价格景气度拖累其盈利能力。5)大众MEB 平台产品销售低于预期,上汽通用产品销售低于预期,进一步影响合资单车盈利,拖累公司利润。
该股最近6个月获得机构107次买入评级、14次增持评级、10次推荐评级、9次买入-A评级、4次强推评级、3次跑赢行业评级、3次强烈推荐-A评级、3次Buy评级、1次买进评级、1次优于大市评级。
【09:59 海能达(002583)公司动态点评:诉讼获有利进展 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平台巩固核心竞争力】

1月14日给予海 能 达(002583)推荐评级。
投资建议:鉴于诉讼风险逐步释放,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同步带动员工积极性,此外新基建部署加速专网通信发展、卫星通信未来五年蓝海广阔公司技术领先,叠加精细化运营稳健提升盈利能力且研发成果不断释放,暂不考虑诉讼引发的赔偿金额影响,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实现营收分别为: 60.67/72.65/81.37 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21/4.26/5.32 亿元,对应现价PE 分别为94X/27X/21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诉讼风险;中美贸易战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疫情加剧风险;宏观经济风险
该股最近6个月获得机构2次跑赢行业评级、2次推荐评级、1次增持评级、1次买入评级。
【08:20 TCL科技(000100)业绩预告点评:Q4业绩预告超预期 面板价格前景乐观】

1月14日给予TCL 科技(000100)推荐评级。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作为全球液晶面板龙头,通过收购三星苏州工厂以及产能释放持续提升市场份额,面板价格上涨有望带动公司业绩爆发,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为42.49 亿元、90.24亿元、96.14 亿元,EPS 分别为0.31 元、0.67 元、0.71 元,对应PE 分别为27.36X、12.88X、 12.09X。
风险提示:面板价格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收购整合进度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该股最近6个月获得机构32次买入评级、11次推荐评级、7次增持评级、6次强烈推荐评级、4次跑赢行业评级、2次持有评级、2次审慎增持评级、1次强推评级。
【07:50 卓胜微(300782):全年持续高增 模组起量在即】

1月14日给予卓 胜 微(300782)推荐评级。
投资建议: 该机构预计公司2020-22 年收入分别为29.3/47.5/68.9 亿元,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0.2/16.7/24.5 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63/39/26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射频前端新产品研发进展缓慢,量产不及预期(2)业务扩展不及预期,订单缺口无法填补;(3)5G 射频技术变革导致老产品应用受限的风险。
该股最近6个月获得机构33次买入评级、7次推荐评级、5次增持评级、2次优于大市评级、2次强烈推荐评级、1次区间操作评级、1次审慎增持评级。
中财网